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晚餐太晚吃 胃癌風險增!醫提4招降風險 1習慣能自救 10分鐘也好

胃癌-晚餐-躺平-睡覺-飯後-散步-走路-走動

許寶仁 報導 2025/06/04 16:26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時常加班、消夜當晚餐吃嗎?小心!研究指出,晚餐後不到3小時就上床睡覺,胃癌風險明顯上升,且兩者相距時間越短,風險越高,尤其是晚餐吃得晚、餐後又不走動,比起早點吃晚餐、餐後散步的人,罹患胃癌的風險大增!

 

晚餐後不到3小時就躺平 胃癌風險升

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國際醫學期刊《Medicine Baltimore)》曾發表一項研究,比較吃完晚餐後多久入睡、餐後有無散步、活動,都會影響胃癌的發生機率。研究顯示,晚餐後不到3小時就入睡的人,胃癌風險明顯上升!而且晚餐與睡覺時間越近,風險越升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25歲網紅愛吃辣、不吃早餐竟胃癌死!吃辣能抗癌還是致癌?醫揭年輕胃癌危險原因

 

吃完晚餐不走動 風險再翻倍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分析餐後有無散步習慣發現,晚餐後沒散步的人,比起習慣散步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高出近3倍!

 

又如果2項不良習慣都有,晚餐吃得晚又沒散步,則比晚餐早點吃+有散步的人,罹患胃癌的機率高出7.4倍!

 

鄭泓志表示,這項研究證實,「拉大晚餐與就寢的間隔時間」與「養成飯後散步習慣」可能降低胃癌風險,尤其是對55歲以上族群。

 

2大惡習透過3機制 傷害你的胃

研究中也說明,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會透過以下3大機制,長期損傷胃部健康: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胃排空變慢、胃部長時間受刺激

鄭泓志解釋,胃在晚餐後需要時間消化食物,若很快躺下,會導致胃排空減慢,增加胃部壓力。未消化的食物長時間停留會刺激胃黏膜,增加慢性發炎與細胞變異的風險。

看更多:乳房外科女醫35歲罹三陰性乳癌!她點名「這習慣」是最大元凶

  

  • 造成胃食道逆流、胃酸刺激

鄭泓志表示,吃完馬上躺平時胃酸更容易流回食道,造成胃食道逆流,長期的胃酸刺激可能讓食道下端的細胞發生變異,增加賁門腺癌的風險;這種慢性刺激是許多消化道疾病的共同起因。

看更多:2時間點散步降低大腸癌!這運動避免大腸息肉復發 防腸癌最佳運動是它

 

  • 讓幽門螺旋桿菌有機可乘

消化變慢會影響胃內細菌環境。讓幽門螺旋桿菌的繁殖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癌因子,會持續刺激胃壁,引發慢性發炎,進而提高癌變風險。而晚餐後散步能促進胃腸蠕動、加速胃排空,減少胃酸逆流和細菌增生。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4招降胃癌風險:8點前吃晚餐+散步10分鐘以上

有鑑於此,鄭泓志提供4個簡單的生活建議,幫助降低胃癌風險:

  • 晚餐時間不要超過晚上8

鄭泓志建議,如果工作繁忙,無法在晚上8點前完成晚餐,可將晚餐拆成2次進食,例如下午5點先吃一部分,晚上8點前再補充一點輕食(例如水果、優格、堅果)。

看更多:女星食道癌「切24cm食道」暴瘦!食道癌危險因子曝 這些東西少碰為妙

 

  • 睡前3小時內避免進食

尤其是高脂、高糖、高鹽的食物,降低胃部負擔。如果晚餐吃得晚,可以適當延後睡眠時間,讓胃有足夠時間完成消化。

 

  • 飯後至少要散步10分鐘

鄭泓志建議,飯後至少要散步10分鐘,幫助食物消化。如果沒時間散步,也可以選擇站立或做簡單的家務,避免馬上坐著或躺下。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定期做胃鏡及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胃炎或胃食道逆流等問題的人,應定期定期做胃鏡及幽門螺旋桿菌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潛在問題。

 

鄭泓志也特別提醒,民眾若出現持續胃痛、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等症狀時,應盡早尋求醫師協助,以獲得最適合的治療與建議。

看更多:時常流鼻血是鼻咽癌?醫揭鼻咽癌症狀像感冒易輕忽!流鼻血常見原因曝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鄭泓志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