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閃到腰別再躺著!很多人都做錯 4步驟避免復發

63歲的劉媽媽年輕時產後抱小孩閃到腰,雖然幾天後腰就不痛了,此後腰卻經常閃到,近年年紀大體力變差,比以前更常容易閃到,躺在床上休息的時間越來越多。骨科醫師建議,除夜晚睡覺外,每天躺著的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
腰不痛了不代表已經好完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杜品毅指出,劉媽媽的狀況是許多民眾閃到腰的典型例子,很多人在閃到腰的急性疼痛過後以為沒事了,連到醫院照X光、核磁共振,看起來都沒問題,後來卻演變成長期容易復發的老毛病,其實問題的根源是當時閃到腰就沒有好完全。
看更多:腰痛怎麼辦?專家曝可能與「這部位」相關聯 超簡單護腰操這樣做
杜品毅解釋,大家說的「閃到腰」,是腰部附近肌肉、韌帶等軟組織扭傷和急性下背痛的結果,以為治好通常只是疼痛症狀改善,但脊椎椎體間的小面關節或椎間盤受到的傷害會造成持續性的後遺症,甚至神經症狀,形成的動態性疼痛不是靜態影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觀察出來的,需要透過醫師問診、檢查壓痛點、請患者描述或示範做哪些動作會引起疼痛,或透過神經學檢查才能確認閃到是否真的完全康復。
長期躺著 加速腰部肌力流失
對於經常閃到腰的人來說,躺著腰部最放鬆、最舒服,卻隱藏危機。杜品毅指出,剛閃到的急性期確實可以躺著休息,急性期過後如果常常躺,腰部肌肉得到緩和,但肌肉減少使用會加速流失,造成患者腰部肌肉的耐受性變差,會更容易閃到,變成惡性循環,因此每天除了夜晚睡覺的時段外,如果想要躺著讓腰部放鬆,時間最長不要超過1小時。
看更多:腰痛到底該找骨科還是復健科?簡單1招判斷!4習慣有效防腰痛
避免腰閃到復發4步驟
因此杜品毅建議,當經常閃到腰的人再度閃到,依照以下步驟處理,才能減少復發:
- 剛閃到的48~72小時內可以躺著休息、多冰敷,讓發炎反應消失。
- 閃到的72小時後~2周內,戴護腰支撐腰部,並尋求合格醫師做物理治療。
- 閃到2周以後可以做伸展運動,例如拉單槓、做橋式、棒式、瑜伽、皮拉提斯等緩慢、持續伸展肌肉的運動,讓腰部肌肉受到緩和,同時訓練核心肌群,加強訓練和鞏固脊椎附近肌肉的力量。
- 日常生活中要減少讓腰部用力的動作,例如避免彎腰撿東西、彎腰綁鞋帶,用蹲下代替;起床時身體不要從仰躺著直接起身,可以先轉為側躺,再用手把上半身撐起來;避免讓身體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快速轉身。
訓練核心肌群 減輕腰部工作負擔
杜品毅補充說,所謂的「核心肌群」,不光是只有腹部的肌肉,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脊柱附近幫助身體站立的肌肉,例如豎脊肌、脊椎旁的「多裂肌」、連結腰部和脊椎的「腰大肌」、「腰旁肌」等,訓練核心肌群的目的是用肌肉的力量取代腰部的受力,讓核心肌群代償,避免腰部用力而容易受到刺激。
杜品毅提醒,打高爾夫球、打球就是身體容易閃到的運動,因為肌肉還來不及準備好用力,因此受傷,建議放慢速度,確定核心肌群的肌肉能夠撐住身體再轉,才能避免傷害。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杜品毅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