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心悸焦慮是心臟病還是自律神經失調?恐慌來襲怎麼辦?醫解答

羅以容 整理 2025/06/15 04:2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許多壯世代都有心悸問題,為什麼年輕時在高壓環境下身體還能應付,現在卻開始出現心悸、焦慮等問題?心悸是什麼?是心臟病還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訊號?快看身心科診所院長劉貞柏、諮商心理師黃淑萍以下分析:

 

有什麼辦法可以擺脫痛苦?

當一個人到門診時,通常會表達一些表面的困擾,例如心悸、胸悶等類似恐慌症或煩惱焦慮不安等,甚至心情低落,感到很憂鬱,但其實內心深處,他還有許多真正的問題想問醫師,而不是那些顯而易見的表面問題,他們真正的需求是希望能改善痛苦,解決困擾,表面上看似是問:「我得了什麼病?自律神經是什麼?恐慌症又是什麼?」其實背後是想找一個解答,能讓他們擺脫痛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心悸是心臟病?醫:有4警訊快就醫!腸胃、姿勢問題竟會讓心臟亂跳

 

踏入身心科門診的第一步

講到恐慌,必須要談到心靈的狀態,這是當自己真正經歷恐慌症狀時才會深刻感受到的,因為這種強烈的恐懼,讓我們不得不正視「發生了什麼事」。這些表面問題並不是核心。

 

患者真正想知道的是:「我如何能最快擺脫這種恐懼感?」他們希望能治療恐慌症,甚至永遠不再發作。不過,治療是一段過程,得要經歷恐慌症的強烈衝擊,才能逐漸走向復原,找回平衡。

 

但那些從未經歷過恐慌症狀的人呢?就像那些還沒有生小孩的人,很難理解嬰兒或幼兒的需求一樣,他們根本不會注意到這些問題。有些人即使經歷了強烈的恐慌,卻不願面對現實,他們難以接受身心科能提供解決方案,甚至抗拒就醫,有時候需要很多時間才能讓他們接受這樣的觀點。很多人都直覺地抗拒去看身心科。

看更多:放鬆很困難?早上、睡前這樣做 2招高效放鬆法學起來

 

恐慌症不是單純的恐懼,而是自律神經的問題

恐慌症聽起來像是一種情緒上的害怕,但其實,它最初源自自律神經的反應,然後影響了全身的生理活動。像是恐慌症患者常感受到的心悸問題。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同,這使得心悸的描述也多種多樣。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自律神經的兩大系統: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恐慌的發生,正是由於這兩者功能上的細微差異逐漸擴大,最終導致身體內在的生理混亂。患者主觀感受到身體很多器官都出了問題,這使得他們在情緒上感到害怕,並認知到自己正在經歷恐慌的發作。接下來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恐慌症引發的自律神經風暴會讓人的生理機能陷入混亂呢?以腸胃道的吸收來作為例子,當人處於休息狀態時,腸胃道開始吸收食物中的養分,例如糖分、蛋白質和脂肪,這些重要的營養素都透過消化系統供應給身體。

 

這樣的吸收過程,主要是由副交感神經控制的,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戰鬥或緊張狀態,交感神經會持續興奮,腸胃道的功能也會因此被抑制,副交感神經的作用減弱,就會導致消化不良。

看更多:「這種人」更容易被焦慮纏身!醫教你1呼吸法快速降低焦慮 對抗負面感受

 

◎ 本文摘自/《恐慌來襲怎麼辦?:心臟狂跳、冷汗直流、呼吸困難,我是不是快死了?身心科醫師╳心理師,理解恐慌症的第一本書》 劉貞柏.黃淑萍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