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40後變瘦卻顯老!少吃1食物臉變垂 每餐都要吃+350克蔬菜不怕變老

丁彥伶 報導 2025/06/23 11:55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年過40就怕變老,很多人嚴格控制體重,卻發現沒變胖,卻被說「看起來顯老」。日本飲食生活顧問兼料理研究家おにゃ受訪時提醒,只追求「變瘦」的飲食法反而容易讓肌膚失去彈性、頭髮失去光澤,瘦下來卻顯老;瘦身要同時保住年輕感,關鍵在於「吃的方式」。醫師也提醒「一直想吃零食」其實是身體求救:營養不足了!

 

飲食是改變外貌年齡的關鍵

おにゃ原本是一位家庭主婦,因為經常分享健康飲食方法,並成功幫許多40、50歲的人健康瘦身而深受歡迎。她分析造成老態的主因之一,是肌肉與肌膚彈性的流失。若採取不吃或少吃的「節食」減重方式,不只脂肪,連肌肉與膠原蛋白等重要成分也會一併流失,導致快速衰老。若持續正確的飲食,從體內維持年輕與健康。其中兩大關鍵是「攝取足夠營養」和「避免血糖值急遽上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早餐吃2食物減脂、控糖!能顧腸胃、解疲勞 吃飽又不會胖

 

每餐攝取手掌大小的蛋白質

肌膚、頭髮、肌肉與內臟的健康,全都仰賴蛋白質作為基礎。缺乏蛋白質會導致臉頰凹陷、膚色暗沉、頭髮失去光澤。おにゃ建議一天三餐中,每餐都要攝取約「手掌一片大」的蛋白質來源,如肉、魚、蛋、大豆製品、乳製品等。她說,蛋白質是「返老還童的素材」,必須分散攝取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積極攝取蔬菜、海藻、菇類

蔬菜攝取不足容易引起便祕、膚色暗沉、水腫等問題,她建議計畫「每天吃350克蔬菜」,尤其推薦綠色蔬菜、菇類、海藻類,蔬菜和海藻及菇類富含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膳食纖維調整腸道環境;抗氧化物保護細胞不受紫外線與壓力傷害。蔬菜除了生吃,也可用蒸、煮、炒等方式增加攝取量。

 

選擇全穀類碳水化合物 注意進食順序

おにゃ認為,很多人怕胖,完全不吃飯或麵包等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導致能量不足與乾燥肌膚。醣類是腦與身體的重要能源,不必完全戒除。建議用糙米取代白米 、用全麥麵包代替甜麵包。有便祕體質的人,則推薦白米加入糯麥一起煮食,不僅增加膳食纖維,也能改善腸道環境。進食順序也很關鍵:先吃膳食纖維(蔬菜),接著是蛋白質(主菜),最後才是碳水(飯),這樣做可避免血糖快速升高,有助於減少脂肪囤積。

看更多:最美歐巴桑陳美鳳瘦身祕招公開了!水煮蛋、蘋果切片+1物能清腸?

 

選對優質油脂更防老

也不要誤會油只能讓人變胖、變老,優質油脂更是抗老好幫手。推薦多吃含Omega-3脂肪酸的青魚、紫蘇油、亞麻仁油、橄欖油,具有抗發炎作用。堅果類可預防肌膚乾燥。喜歡吃肉的人則建議增加魚類料理的比例,做到一周內魚和肉的比例為1:1,或是改以魚肉為主,會瘦得更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享受有益身心的小點心

她也建議不必為戒不掉甜食自責。重點在於挑選「對心與肌膚有益」的點心,如堅果類、70%以上可可含量的巧克力、優格+黃豆粉。這些小點心不僅能改善膚況,也能撫慰心情,不必一味忍耐就能持之以恆。

 

惡性減重易讓人提早老化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暨高功能運動中心主任陳韋任表示,臨床上真的常看到許多擔心變胖而嚴格飲食的人,雖然成功控制體重,但是卻顯得黑乾瘦,皮膚粗且頭髮毛燥,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

 

陳韋任說,通常都是因為惡性節食、惡性減重,採取比較不謹慎或者是過於嚴格的節食方式。體重控制70%跟飲食有關,雖然熱量要控制,但如果沒有做到飲食均衡,或者是說去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的時候,很容易變老。

 

蛋白質與脂質攝取不足易老化

陳韋任提醒,蛋白質的量要足夠。蛋白質不夠的話,對於肌肉的合成就會比較不容易達成,必須的氨基酸也沒有得到,除了比較沒有精神、沒有元氣以外,肌肉量可能也會逐漸消失。這就是為什麼變瘦了以後臉卻下垂了,因為很多人怕變胖、怕血壓高或血糖升高要控制體重,結果不吃肉,蛋白質不足。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除了蛋白質,適當的脂質也很重要。很多人以為油只會增加脂肥、變胖,但其實脂肪能幫助脂溶性營養運作,也是合成荷爾蒙重要原料。如果刻意拒絕脂肪,脂溶性的維生素A、D、E、K就不容易吃到。脂肪不足也會影響荷爾蒙,女性易有婦科問題,男性也會受到影響。皮膚會沒有光澤、沒有彈性。所以飲食建議還是不要刻意惡性節食或減重,拒絕吃蛋白質或脂質。

 

優質蛋白質「每餐都要吃到」

陳韋任建議,蛋白質要選擇優質蛋白質,鼓勵吃原型食物,而非加工食品。好的蛋白質來源如下:素食者如果是奶蛋素,可從奶蛋中取得;非素食者可用白肉取代紅肉,海鮮優於家禽或家畜。魚類的蛋白質也是比較適當、比較好的選擇。蛋白質的量建議每一餐都要攝取到,以一個合併的手掌大小為基準。

 

總是愛吃零食、點心 小心是熱量不足的「身體求救」

陳韋任說,現在臨床上都不會建議50、60歲的壯世代減肥,除非已經出現病理性的、代謝性的肥胖,才會鼓勵他們在飲食上稍微控管,否則還是建議均衡為主。在均衡的過程中,盡量去攝取足夠的營養素。

 

如果正餐吃得夠飽,不太容易在兩餐中間餓。陳韋任提醒,經常想吃零食小心可能是身體營養不足的求救訊號。如何避免餓了亂吃點心?只要正餐吃飽、攝取均衡,就不太容易在兩餐之間飢餓而亂吃零食,反而造成肥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陳韋任建議,如果兩餐之間容易餓,除了要注意正餐的量和營養是否均衡以外,突然感覺餓時,要吃營養價值高但熱量較低的食物,千萬不要用洋芋片、炸薯條等空有熱量或糖分,或者含有比較不好油脂的食物,否則可能會堆積脂肪,造成身體的負擔。

 

陳韋任說,通常還是會根據病人的不同需求、身體狀態來建議。如果本身身材還算標準,建議以均衡飲食為主,盡量攝取好的食物。如果已經出現慢性代謝性的肥胖,甚至病理性的肥胖,就會用比較嚴格的方式。

看更多:62歲歐巴凍齡祕訣曝光!揭抗老飲食習慣 愛吃一零食像臉做重訓不長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陳韋任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