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54歲女吃金針菇減肥竟痛風!醫揭菇菇痛風真相 6招降尿酸多喝水最有效

針針菇-菇菇家族-香菇

丁彥伶 報導 2025/06/25 17:3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金針菇低卡高纖促排便,很多愛美人士流行起「吃金針菇減肥」,54歲林小姐每天吃大量金針菇,卻發現痛風發作,聽朋友說「菇類嘌呤值高,容易引起尿酸高」,她擔心是吃金針菇害的。醫師提醒,部分菇類為高嘌呤蔬菜,金針菇屬中等含量,不過量就沒問題,但停經後女性痛風率升高,提醒必要時還是要檢查。

 

金針菇真的會引發痛風嗎?林口長庚醫院婦產部副部長、台灣婦女泌尿暨骨盆鬆弛醫學會理事長梁景忠指出,近年來台灣痛風患者超過140萬人,台灣成年男性約4成、女性約2~3成有高尿酸血症,但停經後婦女比率明顯升高。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日本研究發現:尿酸太高小心是胰島素惹禍!防痛風不用再少吃海鮮

 

金針菇每100公克約含60毫克嘌呤,屬於中等含量,適量食用並不會造成問題。然而,香菇、蘑菇等其他菇類則屬高嘌呤食物,就要特別注意。

 

高尿酸不只是「吃太好」?飲食沒控制仍有危險

痛風困擾著許多國人,然而對於高尿酸的成因卻存在諸多誤解。根據風濕病醫學會指引,空腹血中尿酸值高於7.0mg/dL即為「高尿酸血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約20%的尿酸來自食物攝取,其餘80%是身體自行製造。梁景忠表示,現代人痛風問題往往與代謝症候群、胰島素水平及荷爾蒙變化密切相關,需全面了解成因與預防之道。

 

日前日本發表於《J Clin Invest》期刊的研究指出,高尿酸血症和高胰島素血症有關,是經由尿酸轉運-1(URA-1)調節。此外,近期回顧性研究顯示,糖尿病藥物SGLT2抑制劑可以顯著降低血清尿酸值,其中以恩排糖(empagliflozin)療效最佳。這些發現提醒高尿酸患者應監測血糖,而血糖高的人也容易有高尿酸血症。

 

梁景忠說,因為雖然飲食只占尿酸製造的20%,飲食沒控制還是可能會升高尿酸值1~2mg/dL,如果尿酸值處於臨界值,不節制飲食仍會增加痛風發作的機率。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尿酸過高的4大危害

梁景忠解釋,尿酸是嘌呤代謝的最終產物,由肝臟代謝、從腎臟經尿液排出。當尿酸變成結晶時,會引發4大健康問題:

 

  1. 關節疼痛甚至變形是常見症狀,尿酸結晶堆積在皮下和關節,形成痛風石。
  2. 約10~20%尿酸過高的患者會出現尿酸結石,影響腎臟功能。
  3. 尿酸結晶還會堆積在血管中,影響心臟功能,甚至造成腦中風。
  4. 尿酸過高也會影響葡萄糖代謝,增加糖尿病風險。

 

女性停經後痛風風險升高 防三高、少喝酒

痛風與荷爾蒙有密切關聯,停經後婦女的高尿酸症發生率明顯增高。梁景忠指出,近年來有些女性很年輕就出現高尿酸症狀,可能與遺傳和體質相關。此外,國內飲酒風氣盛行,許多女性也喜歡與朋友「喝小酒」,但是過量飲酒卻可能導致尿酸升高。

 

中年以上婦女的高尿酸問題往往與飲食、飲酒習慣、代謝症候群(如三高、肥胖)相關,尤其與體內胰島素水平密切相關。

看更多:腎結石坐大 痛起來真要命!專家教夏日3招「防石策略」平靜不作怪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預防與治療尿酸過高的6大建議

針對高尿酸血症的預防和治療,梁景忠提出以下建議:

 

  1. 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甲殼類海鮮、高湯和濃縮雞精。
  2. 減少酒精攝取:預防痛風要少喝酒,尤其是啤酒特別容易引發痛風。
  3. 多喝水:每天至少喝2000c.c.水,促進尿酸排泄有助預防痛風發作,許多患者發現在大量飲水後痛風發作頻率明顯降低。
  4. 注意高嘌呤蔬菜攝取:適量攝取蔬菜有助於降低尿酸,但應避免高嘌呤蔬菜,包括香菇、蘑菇、蘆筍、紫菜、扁豆、四季豆、豌豆、花椰菜、西蘭花、菠菜、韭菜和茭白筍等。
  5. 維持體重:維持理想體重並進行適度的有氧運動,但不建議激烈減重方式,運動大量流汗未補充水分也可能使尿酸濃度增加。
  6. 服藥控制:必要時服用降尿酸藥物。

 

當痛風發作產生疼痛時,梁景忠建議,可在醫師指示下使用消炎止痛藥或類固醇等藥物緩解症狀。

 

夏季防痛風,補水是關鍵防線

夏季流汗多,更需要注意水分補充。梁景忠特別提醒痛風患者,若在餐中攝取較多高嘌呤食物,應立即增加飲水量。臨床觀察發現,充足的水分攝取確實能促進尿酸排泄、降低痛風發作頻率,同時也能有效預防尿酸結石形成,是最簡單卻最容易被忽略的防痛風策略。

看更多:10大傷腎喝水習慣!運動後、晚餐後大量喝水超危險 晨起要喝這杯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梁景忠醫師.竹爸醫師健康讚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