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55歲女業務耳中風 1治療4周恢復聽力 耳朵突然聽不見是「中風」嗎?

丁彥伶 報導 2025/06/30 11:5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55歲從事業務的陳小姐在用手機聯絡客戶時,右耳突然聽不見,換到左耳時又能正常聽到聲音。她趕緊趕往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耳鼻喉科求診。經檢查發現她罹患突發性耳聾,並建議住院治療。院方高壓氧中心主任李祥安評估她可以進行高壓氧治療。經四周治療,陳小姐的右耳恢復平常較常使用的低頻區聽力,終於重返日常生活。

 

突發性耳聾的症狀與診斷

李祥安主任指出,突發性耳聾是一種急性聽力受損的疾病,好發於40~60歲間的中年及壯世代,但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常見症狀包括單側聽力突然減弱、耳鳴、耳悶感,甚至伴隨暈眩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35歲女耳鳴眩暈竟是耳中風!醫:延誤治療恐永久失聰

 

診斷突發性耳聾的定義為:

  1. 在最近3日內發生
  2. 純音聽力圖上連續3個頻率的感覺神經性聽力,與對側正常耳相比,聽力下降超過30分貝。

 

李祥安提醒,大多數患者突發性耳聾只發生在一側,只有單側聽力部分頻率受損,因為另一隻耳朵仍正常,而患側也可聽到部分聲音,因而容易被疏忽,延誤就醫及治療時機。

 

突發性耳聾的可能病因

很多人擔心,「我輕常需要打電話工作會不會增加突發性耳聾的危險?」或是以為「我經常戴耳機、聽音樂很大聲,是突發性耳聾的高危險群嗎?」李祥安主任說明,突發性耳聾和這些都沒有關係,不過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打電話時才發現「一隻耳朵怎麼聽不到」而發現突發性耳聾,但以上兩種情況和「噪音性聽力損傷」比較有關,通常不會以聽力突然喪失為表現。

 

他解釋,雖然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但與一般腦中風因腦血管血栓阻塞或腦動脈瘤破裂出血的情況不同。目前突發性耳聾可能的病因包括:內耳毛細胞組織缺血或缺氧、內耳內淋巴水腫、病毒感染導致的神經炎、自體免疫疾病或聽神經瘤等。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然而,僅約兩成的患者能找到確切病因,其餘大部分病患的致病原因不明,這也為診斷及治療帶來諸多困擾。

看更多:短短幾小時內一邊耳朵聽不清楚、耳鳴眩暈 醫師:不是中風卻一樣危險

 

突發性耳聾的治療原則

李祥安主任表示,突發性耳聾的黃金治療期通常為發病後的1至2周內,治療原則以抗發炎藥物、改善血液循環及組織灌流為主。目前療效最受認可的是類固醇藥物,包括口服、靜脈注射及內耳注射等方式。其他治療還包括靜脈輸液、血漿擴張劑、末梢血管舒張劑等。

 

高壓氧治療在突發性耳聾的應用

近年來,許多文獻支持將高壓氧治療作為突發性耳聾的輔助療法。高壓氧治療透過呼吸高壓純氧,增加血漿中氧氣的分壓及溶氧量,並提高內耳淋巴液的氧氣分壓。

 

此外,高壓氧治療還可降低血比容、血液黏滯度,增加紅血球彈性,進而改善微循環,對於改善組織血液灌流與緩解缺氧有顯著助益。美國及台灣的高壓氧醫學會均將突發性耳聾列為高壓氧治療的適應症之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李祥安主任建議,年齡小於50歲且聽力損失程度達中重度(平均聽力大於60分貝)的突發性耳聾患者,在接受傳統治療的同時,更值得輔以高壓氧治療,以增加恢復聽力的可能性。

 

他提醒民眾,若突然出現聽力受損的情況,應在發生後1至2周內的黃金治療期,儘速至耳鼻喉科檢查。經確診後,輔以高壓氧治療,有助於順利恢復聽力。

看更多:梁赫群妻子Stacey耳中風!北榮獨創療法讓她聽力變更好 換季注意耳中風

 

◎ 圖片來源/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李祥安主任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