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反正免費檢查看看也好」竟發現1顆瘤!男直呼幸運

戎華儀 整理 2025/07/04 11:28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55歲的呂先生5年前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意外發現肝臟有1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罹患早期肝癌,所幸手術後至今沒有復發。肝膽腸胃科醫師提醒,肝臟沒有痛覺神經,出現異常通常難以察覺,建議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異狀。

 

肝沒神經 早期難發現

衛生福利部統計,肝癌在2024年十大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二,有7513人死亡,相當於每十萬人有32~33人死於肝癌。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肝膽腸胃科主任江明峯表示,肝臟沒有痛覺神經,而且人體只要有4分之1的正常肝臟可以運作,就感受不出異常,因此當病患發現肝出問題,往往已到了肝癌末期,不僅治療困難,預後大多不佳,如想提早發現,只能靠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多年來巡迴全國各地,與大小醫院合作舉辦免費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希望找出更多肝病患者,及早接受治療。5年前50歲的呂先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抱著「反正免費檢查看看也好」的心情做檢查,不料發現了正處在早期肝癌的1公分大腫瘤。

 

當時江明峯為他評估,只要接受「射頻燒灼術(RFA)」的手術,以高頻電流局部加熱破壞癌細胞,將腫瘤灼燒去除,5年來定期追蹤,都沒有復發的跡象。

 

6大類症狀 不注意易忽略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指出,雖然肝癌難以早期察覺,其實有些容易被患者忽略的症狀可以觀察和留意,肝癌症狀大致可分為6大類:

  • 上腹部疼痛、腹脹。
  • 疲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 黃疸。
  • 下肢水腫、有腹水。
  • 吐血。
  • 急性腹痛。

 

當肝癌長大,接近皮膚表面時,會導致腹部突出,同時因為肝功能衰退,肝臟合成的白蛋白不足,造成血管中的水分積在腹腔,因此患者會有腹脹、肚子變大的狀況,同時還可能有下肢水腫、體重增加、尿量減少、噁心、嘔吐的狀況,但是肝發炎或消化功能變差,會令患者全身倦怠,也有的人會因為癌細胞帶來的食慾不佳導致體重減輕。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同時,肝癌可能引起食道或胃靜脈瘤破裂出血,可能會造成血便或解黑便,狀況嚴重的人會大量吐血。如果發生肝癌腫瘤破裂,會引起腹部劇烈疼痛,嚴重的會痛到休克昏厥。

 

定期檢查保平安 早發現早治療

江明峯表示,腹部超音波是非侵入性的影像檢查,沒有輻射,檢查過程快速、安全、無痛,常用來篩檢肝臟、膽囊、胰臟、脾臟、腎臟等器官,是發現腫瘤的重要工具,也有助於及早發現脂肪肝、肝病等異狀。

 

江明峯建議民眾,只要年滿40歲以上,不論有沒有B型或C型肝炎,每年都要做1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果是有罹患B肝或C肝的患者,建議至少每半年檢查1次腹部超音波,萬一有異狀,越早發現才能越早治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羅東博愛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