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低溫真的來了!吃暖、穿暖 善用花椒和薑熱敷3穴道是關鍵

低溫-寒流-中醫-艾莉絲

李南燕 整理 2024/12/13 18:3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會讓你冷到發抖的低溫真的來了!寒流當頭,面對低溫考驗,該怎麼讓自己和家人不生病?中醫師艾莉絲分享了幾個簡單易學的祛寒保暖妙方,讓大家能健康溫暖地,平安度過。

 

1.吃對才能調理暖全身

艾莉絲表示,中醫認為「腎主藏精,喜溫忌寒」,因此在低溫的日子裡,她建議,多吃溫熱性的食物以助陽氣,像是羊肉爐、牛肉湯、薑茶、紅棗、桂圓、核桃等,都能溫中散寒、補益腎陽。尤其最好的時間是一早起來,可以喝一杯薑茶或桂圓紅棗茶,不僅暖胃,還能提升全身的循環功能。切忌吃生冷食物,像是冰飲或生菜沙拉,容易損傷脾胃陽氣,稍微加熱至溫熱的程度再享用。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熱水+花椒+薑 邊泡腳邊按壓1穴道 很快暖起來!

中醫認為,腳是人體陽氣最容易散失的地方,保持腳部溫暖是冬季養生的關鍵。艾莉絲建議,泡腳時可準備一盆40℃左右的熱水,加入薑片、艾葉或花椒,浸泡15~20分鐘。泡腳時,用手按壓腳底的湧泉穴(腳掌前1/3凹陷處),有助於活血通絡、溫腎補陽。睡前泡腳效果最佳,能舒緩疲勞、幫助睡眠。

 

 

3.中藥熱敷2穴道驅寒

冬天可利用中藥熱敷的方法,直接溫暖特定穴位,驅寒效果更佳。艾莉絲指出,位於肚臍下三指幅的關元穴能補腎固本、提升陽氣;肚臍正中的神闕穴有助消化、暖腹祛寒。她建議將艾草或薑粉加入熱敷包中,放置在穴道上,每次10~15分鐘就要停,休息一下,再做下一次。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4.穿衣首要保護脖子、頭部 

中醫認為「風邪從頸入,寒氣傷腎」,冬季要格外注意頸部、背部和下半身的保暖。艾莉絲提到,可採用「洋蔥式穿搭」,以多層衣物應對溫差變化,避免出汗後衣物濕冷。尤其要注意圍巾、帽子、手套,才能保護脖子和頭部。她也提醒要特別注意腰部,這是腎臟所在的位置,適當穿加厚腰帶或肚兜,避免寒氣直侵腎臟。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艾莉絲中醫師

 

→最新資訊!快點【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