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末梢循環不良怎麼吃?「猴頭菇」備起來!搭配當歸燉 葷素兩可

空氣凍到感覺快結冰,連續幾天寒流低溫對平日心臟功能就比較弱的人,衝擊很大!就好比幫浦不給力,打不動,氣血很難充分地送到距離心臟最遠端的末梢部位,氣血送回心臟也很吃力。
澄觀診所中醫師林怡君表示,末梢循環不良在中醫上屬於「肢厥」,可分為陽氣虛、血虛和寒邪3種類型。陽氣虛是因為陰陽失衡,陽氣虛弱,氣血不足,衛陽不固,導致陽虛生內寒。血虛則是血運不暢,陽氣內守,無法輸送到四肢末端。寒邪則是寒邪滯留體內,造成經絡阻滯,陽氣無法運行至四肢,使得手腳冰冷。
氣血循環不佳怎麼調?
林怡君建議,可透過相對應適合的茶飲種類、食療和按摩穴位等方式來帶動循環:
1.喝「暖身茶」溫補脾腎
材料和作法:桂枝3克、枸杞5克、生薑3片、大棗3顆、紅糖5克,以500c.c.的熱水沖泡。這款茶飲有助於溫補脾腎,改善體內的寒氣。
2.「當歸類」的溫補食療 祛寒健脾
林怡君推薦3道食療方,分別是「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生薑麻油猴頭菇」和「栗子粥」。
看更多:當歸是腦瘤救星?草蜢蔡一傑無法唱歌發現腦瘤 腦瘤早期症狀有哪些?
-
當歸生薑羊肉湯:羊肉350克、當歸15克、紅棗10顆、生薑4片,加水2000c.c.燉煮,有祛寒補虛的功效。
-
當歸生薑麻油猴頭菇:猴頭菇350克、麻油20c.c.、當歸20克、紅棗10顆、生薑6片,加水2000c.c.燉煮,可健胃消食、祛寒。
-
栗子粥:栗子10顆、米100克,煮成粥食用,有益氣健脾、補腎的作用。
看更多:栗子南瓜雞丁/愈吃氣色愈好還能存骨本!栗子維生素C超越蘋果十幾倍
3.按摩四穴位促進循環
能促進氣血循環的穴位,林怡君指出4個穴位,分別是合谷穴、陽池穴、足三里穴和湧泉穴。
合谷穴:位於手背,可疏通氣血,增加抵抗力。
陽池穴:位於手腕,可增加手部血液循環,改善手部冰冷。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有溫中散寒、健運脾陽的功效。
湧泉穴:位於腳底,可增加腳部血液循環,改善腳部冰冷的問題。
看更多:栗子胡椒牛肉湯/善用乾煸黑白胡椒的香氣 帶出牛肉的鮮甜滋味 喝來暖胃護心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林怡君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