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影響生活品質 遠離腎病有解方,從喝夠水開始!醫揭4穴位4藥材4要訣

腎要好好保養,如果已經有點小毛病,還來得及,中醫提供「逆轉腎」的解方──運用4穴位、4藥材與4要訣,護腎就從最基本的喝水做起。
東港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陳憲儀指出,預防慢性腎臟病的關鍵在於保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避免危害腎臟的因子,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避免腎臟產生更嚴重的實質病變,導致尿毒症,最終必須終身依賴洗腎。尤其近來衛福部積極推廣「中醫慢性腎病門診加強照護計畫」,透過中醫藥的介入,可大幅改善腎臟病,以避免腎功能不佳而需洗腎的風險。
慢性腎病 中醫解方
陳憲儀表示,慢性腎病的特點為「本虛標實」,陰陽、氣血、腎臟虧虛為本虛,結合瘀血、水濕、痰飲、濁毒等標實之證,因此治療上會根據不同證型進行調理。
看更多:洗腎患者能出國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都能旅遊!出國洗腎注意事項
中藥調理改善腎臟功能
陳憲儀指出,具改善腎功能的常見中藥如下:
-
黃耆:有健脾益氣、利尿消腫、減輕腎臟發炎、抗氧化的功用。
-
丹參:可以活血化瘀、減輕腎臟結構惡化、回復腎小球功能。
-
大黃:具祛瘀生新、活血、清熱解毒、減輕水腫、促進毒素排出、改善微循環的功能。
-
山藥:有補腎健脾、改善腎功能、降血糖等作用。
針灸或按摩穴道 可調節腎經氣血
陳憲儀指出,針灸可以通過調節腎經來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腎臟功能。除了針灸,他表示,穴位按摩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在家自行按摩或是熱敷,甚至是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艾灸。按摩時力度要適中,每次按壓的時間保持在1~3分鐘之間,感覺微微酸脹、舒適即可。建議每天進行1~2次穴位按摩,並且可以在合適的時間進行,如早晨起床後或睡前。
有利腎臟健康保養的穴位如下:
-
腎俞穴:有益腎氣、利腰脊的作用,針灸能夠改善腎臟的代謝功能。
-
太谿穴:有益腎、降火作用,對腎陰虛型的患者特別有效,能夠改善腰膝酸軟、耳鳴等症狀。
-
湧泉穴:能夠引導腎氣向上,調節全身氣血循環。
-
三陰交穴:有補腎益氣的作用。
看更多:他糖尿病又末期腎病!用這招逆轉腎功能 終於不用再洗腎
4個預防腎臟病變的好習慣
陳憲儀提醒,想要預防腎臟病,日常生活中要建立4習慣:
-
注意控制血糖、血壓、體重,以降低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的風險。
-
多攝取豐富蔬果、纖維、豆類、植物性蛋白、不飽和脂肪、堅果。
-
少攝取加工食品、精緻碳水化合物、含糖飲料。
-
避免吸菸、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遵照醫囑規律服藥。
定期檢查維持適量飲水運動
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病家族史的人,陳憲儀表示,要定期檢查腎功能,因為早期症狀不明顯,必須盡早發現問題,才能夠及時治療。每天飲水量以自身體重乘以30c.c.來計算,咖啡、茶葉、飲料等不能列入計算。此外,規律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的體重,改善血壓,促進血液循環,每周進行3~5次運動,大約30分鐘,可以從輕度的運動開始,例如健走、超慢跑等,以微微出汗為原則。
看更多:花健保592億最燒錢疾病它奪冠!腎臟權威罹腎癌 10大護腎必吃食物
◎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憲儀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