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足底筋膜炎坐著都在痛!黃獻銘指問題根源不在腳 竟在「這部位」

一名47歲男子2年多來足底筋膜炎總治不好,用了許多療法總是好沒多久就復發,症狀日趨嚴重,不只走路,連坐著都在痛,求助中醫才發現症狀根源竟不在腳。中醫提醒,如果足底筋膜炎連坐著都在痛,代表問題可能出在骨盆。
骨盆舊傷沾黏 筋膜萎縮拉扯到腳跟
中醫黃獻銘表示,這名個案的足底筋膜炎大約從2年多前開始,起初是跑步時會痛,後來走路也痛,再進展到連坐著都在痛,下背也會痛,期間做過檢查,試過徒手治療、整復、打葡萄糖水增生療法,總無法根治,經他診療過程尋找原因,最終發現是個案20幾年前、讀高中時從樓梯上滑倒滾落形成的骨盆舊傷所引起,當時表面上骨盆的傷害已經治好,其實並未好完全,長年以來在骨盆形成沾黏、肌肉與筋膜萎縮、韌帶變形,拉扯到腳跟的筋膜,造成足底筋膜炎,慣用腳的疼痛程度比另一隻腳更明顯。
看更多:43歲球員周思齊自爆因受傷至今無法「正常走路」專家教你4招防走路痛
然而,這名男子長年以來從未感受到骨盆有任何異狀或疼痛。黃獻銘解釋,中醫觀點認為傷處和痛處可能發生在不同位置,真正的傷處不一定會痛。
筋膜萎縮 像黏成一團的膠帶
黃獻銘形容,筋膜受到拉扯的狀況,就像漁夫收網時網子被岩石卡住,網子越拉繃得越緊,這名男子坐骨處的深層和淺層筋膜因舊傷形成錯位,身體的代償機制讓淺層筋膜放鬆,男子因此感受不到骨盆有任何不適,其實深層筋膜受到強力的緊繃拉扯導致萎縮和沾黏,有如黏成一團的膠帶,原本人坐著時應該由骨盆承受的力量,因為筋膜萎縮受到拉扯而傳到腳跟,代替骨盆承受了上半身的重量,就是這名個案的腳跟連坐著都在痛的原因。
對於這名男子的狀況,黃獻銘先以針灸治療解除沾黏,再透過中醫傷科手法放鬆骨盆處的深層筋膜,讓筋膜回到正確的位置、不要黏成一團,男子腳跟的疼痛就明顯緩解,坐著也比較不會痛,可以比以前更坐得住、坐得久,下背痛感也消失。
治療後8成患者肌肉和筋膜可以長回來
黃獻銘說骨盆筋膜萎縮造成的足底筋膜炎,治療後萎縮的筋膜和肌肉有8成的機率可以長回來,少數有肌少症的患者需搭配復健運動,幫助肌肉生長。
看更多:常膝蓋痛、腳痛的真相!「鞋底磨損位置」透露健康警訊 一張圖秒懂
黃獻銘強調,腳跟是人體構造中相當強壯的結構,很難受傷,要找出足底筋膜炎發生的原因,可以觀察疼痛發生的時機,如果連坐臥時沒用到雙腳,腳跟都在痛,就需要考慮問題可能來自骨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黃獻銘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