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腰痛腳麻要開刀?椎間盤突出會失禁?中醫免開刀治療 日常2穴位改善

腳麻-椎間盤突出

許佳惠 報導 2025/05/19 11:33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椎間盤突出是許多上班族、勞動者與運動員都可能面對的腰背疾病,往往來得又快又猛烈。患者可能在彎腰搬東西或打個噴嚏後,突然感到劇烈腰痛與腿麻,嚴重時甚至會痛到無法走路、坐立難安。椎間盤突出需要開刀嗎?哪些情況要積極治療?中醫傳授免開刀治療與日常保養穴位。

 

椎間盤為什麼會突出?

中醫師周大翔指出,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有些患者會直接被建議動手術。周大翔表示,椎間盤是脊椎骨之間的軟墊,主要由髓核與纖維環組成,負責吸收震盪與緩衝壓力。當椎間盤長期受力不當(例如久坐、彎腰負重、不良姿勢)或退化變薄,內部的髓核可能會穿破纖維環,向外突出甚至壓迫到周圍神經根,這就是「椎間盤突出」。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椎間盤突出常見症狀

椎間盤突出因為其生理特性,多發生在腰椎段的L4-L5與L5-S1,造成下背痛、臀部酸脹、坐骨神經痛(從腰延伸至大腿、小腿、腳底)、肢體麻木、刺痛、力量減弱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影響排便功能(稱為馬尾症候群)。

看更多:白雲腳麻、腰痛、站不起 花100萬手術!不是肌肉退化 椎管狹窄怎麼治?

 

判斷是否需開刀的關鍵

許多病患聽到「神經壓迫」就焦慮不已,但周大翔指出,影像上的椎間盤突出與實際疼痛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根據研究,高達30%的無症狀成年人,其實在MRI中就已可見輕微椎間盤突出。「是否手術不能單看影像,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是神經壓迫的程度與持續性症狀,例如肌力下降、大小便失控等,才是開刀的必要條件。」

 

保守治療是首選方案

對於大多數沒有明顯神經功能喪失的患者,中醫與西醫皆會建議先行保守治療3個月以上,包括復健、藥物、物理治療、針灸、針刀等。周大翔表示,中醫針刀治療是以極細的針具深入深層組織,針對肌筋膜、韌帶、沾黏區域進行鬆解,達到減壓與修復的目的。

 

針刀治療重點在周圍組織

治療重點並非針對「突出的椎間盤本身」,而是調整其周圍造成失衡與張力的組織。常見的干擾結構包括:

  1. 腰方肌、多裂肌、髂腰肌:深層穩定肌肉僵硬,讓椎體持續受力不均。
  2. 骶棘韌帶與棘間韌帶:老化或緊繃造成神經壓力加劇。
  3. 臀中肌與梨狀肌:導致坐骨神經壓迫的兇手之一。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當這些結構鬆開、神經減壓後,許多患者的疼痛會逐步緩解,甚至可以避免手術。

看更多:打噴嚏時小心!錯誤姿勢會讓脊椎受傷 醫師揭示隱藏危機

 

嚴重突出個案的治療過程

周大翔特別分享一位38歲男性工程師的治療經過。該名患者因長期開車與久坐習慣,突發腰痛與右腿放射性刺痛,連續兩周無法正常走路。MRI檢查顯示L5-S1椎間盤突出壓迫右側神經根,西醫建議開刀處理。

 

周大翔嘗試保守治療,初期以針灸、局部放鬆與核心穩定運動為主,後續配合針刀療法進行深層筋膜與韌帶鬆解,每周一次,共進行10次治療。隨著時間拉長,患者的症狀逐漸減輕:

  • 第4次治療後,疼痛減半,麻感改善70%。
  • 第7次後,行走穩定,可自行上下樓梯。
  • 第10次後,恢復慢跑與健行活動,無須開刀。

 

術後半年訪查,症狀仍維持穩定,患者免去動大刀與高昂手術費之苦。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肩頸緊繃、肌肉僵硬,中醫「小扁針」鬆解筋骨!壯世代好發椎間孔狹窄也能治

 

居家按摩輔助改善腰腿不適

除了臨床治療外,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透過按壓特定穴道,輔助緩解腰腿緊繃與疼痛。周大翔建議可針對兩個常用穴位進行日常保養:

  1. 承筋穴:
    位於小腿肚中央,腓腸肌肌腹最明顯處。當坐骨神經受壓時,下肢肌肉容易緊繃,按壓承筋穴有助於放鬆腿後肌群,減緩從腰延伸到腿的牽引性疼痛。
  2. 承山穴:
    位於小腿後側,腳跟上方約1/3處的肌肉凹陷處。承山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主要穴位之一,能有效舒緩小腿僵硬與肌肉疲勞,進而降低對神經的間接壓迫。

 

 

這兩個穴位皆屬於膀胱經循行路徑,與腰背、坐骨神經有密切相關。建議患者每日以拇指指腹按壓各穴道約30秒,反覆3~5次,按壓時有微痠感為宜,避免過度用力。透過這樣的簡單保養,不僅能舒緩疼痛,也有助於延緩椎間盤病變的惡化。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影像結果不等於必須手術

周大翔強調,椎間盤突出固然令人不安,但不需一聽到MRI報告就馬上動刀。只要症狀未急性惡化、未造成肌力或膀胱功能失調,多數患者在保守治療下都能改善症狀。而中醫針刀治療提供一條更深入肌筋膜的治癒之路,尤其對於慢性腰腿痛、久坐勞損與輕中度神經壓迫的患者,在貿然動刀前,是一個值得評估與考慮的治療方式。

 

◎ 圖片來源/周大翔中醫師.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周大翔中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