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26歲女新冠後遺症「咳嗽一直好不了」中醫1個月改善 4招養肺增免疫

新冠後遺症-長新冠-咳嗽-久咳-養肺-提升免疫

許寶仁 報導 2025/05/28 16:39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預估未來3個月全台染疫人數恐達180萬,另流感、類流感也齊發,咳嗽聲此起彼落,有民眾感冒後咳嗽持續好幾個月。中醫師表示,中醫藥可協助改善呼吸道的新冠後遺症,有患者經中藥調治1個月,已揮別長年痼疾。

 

3年前染疫後常感冒 這次咳嗽近2個月

員榮醫療體系中醫部長林親怡分享案例,一名26歲女性,咳嗽近2個月,一直治不好,直到求助中醫才改善。這名患者3年多前感染COVID-19後,就很容易反覆感冒、持續過敏性鼻炎發作、感冒也比以往拖得久。今年2月間她因感冒,出現咽喉痛、咳嗽,反覆發燒、痰稠難咳、夜咳難眠等症狀,甚至併發支氣管炎。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新冠新症狀會喉嚨劇痛刀子嗓、發燒?疾管署籲7症狀超危險快掛急診

 

患者自訴,當時她向中醫求診,服用中藥治療一周內症狀緩解,但3月間又再次感冒,咳嗽、咽喉癢痛、全身痠痛、胃不舒服、腹瀉,4月再度求助中醫,經過近一個月調理才恢復健康。

 

中醫觀點:肺氣虛、肝鬱脾虛導致咳嗽不止

林親怡表示,新冠病毒不僅衝擊人體免疫系統,更可能對呼吸道造成長期影響,新冠疫情至今5年,不少患者像這位年輕女性,出現久咳不癒的情形,到耳鼻喉科就診超過一個月仍症狀不斷。這類情況就中醫觀點,已經併有肺氣虧虛、甚至久咳及腎或肝鬱脾虛情況,須針對不同體質辨證施治。

 

林親怡說明,中醫藥治療長新冠的邏輯,除了解表驅邪,還兼顧疏風扶正、顧護脾胃,增強免疫力。

看更多:感冒症狀拖超久怎麼辦?百里香能緩解症狀 醫:一年感冒超過這次數不正常

 

高風險族群:上班族、教師、年長者久咳機率高

林親怡觀察,常見的久咳族群包括:需要長時間使用喉嚨的上班族、教師或歌手;學齡兒童、體弱長者;甚至不乏年輕且體格健壯者,也可能因為感冒期間未妥善照顧,或反覆感冒後,出現症狀加重、長時間咳嗽的情形。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新冠喉嚨痛吃什麼最有效?16種舒緩食物+禁忌食物一次看

 

新冠後遺症常見的咽喉、呼吸道症狀

林親怡指出,常見新冠後遺症在咽喉方面的症狀包括:

  • 長期喉嚨癢
  • 感冒痊癒後仍反覆清喉嚨
  • 有黃綠痰或痰量多
  • 併鼻塞或流鼻涕
  • 有時會有腸胃不適或胃食道逆流症狀

看更多:新冠捲土重來3特徵可能中鏢!新冠和感冒症狀差異一次看

 

4招保護呼吸道改善久咳

針對久咳的照護,林親怡以中醫觀點提出4項建議:

  • 良好作息、充足睡眠:睡眠品質是調理呼吸道的關鍵,尤其晚間11點至凌晨1點為「陰陽轉換」的重要時刻,若睡眠不足易生虛火,進一步影響喉嚨修復。
  • 良好衛生習慣:感冒期間保護呼吸道,建議配戴口罩、減少講話頻率並勤洗手。
  • 飲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應避免精緻糖類、冰品、燒烤、油炸與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發炎反應。
  • 依體質調整飲水量與內容:林親怡表示,水分與電解質是最天然的「藥膳」。感冒初期可在水中加入少量薑汁,促進發汗,協助身體對抗外邪;如果有咽乾、痰黃綠且量少症狀、屬於燥熱體質者,則可加入少量天然蜂蜜或檸檬汁;若痰量偏多者則應避免。

看更多:口罩戴起來!新冠高峰就診人次恐破20萬人!疫情爆開 3種情況務必戴口罩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林親怡中醫師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