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睡也睡不飽?勾選慢性疲勞評量表 搭配中醫4招

最近常覺得睡得再久卻還是很累到爬不起來?全身酸痛,即使花了錢按摩,但疲勞感還是尾大不掉?會不會心裡升起一個小小的聲音:我該不會是得了什麼病吧?
信義馬光中醫診所醫師吳奕璇指出,千萬不要嚇自己,的確在門診會看到不少人訴說自己很累很累,累到沒辦法恢復,不妨先高度懷疑是否慢性疲勞症候群上身了。
勾選一下 慢性疲勞評估表
吳奕璇表示,慢性疲勞症候群的成因可能包括病毒感染、內分泌失調或身心情緒憂鬱等,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成因。如果出現莫名的疲憊感,可以參考以下9種症狀,若中了4項以上,就很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
看更多:每天都想離職!下班還要收工作訊息邊界感好模糊?職業倦怠怎麼辦?
中醫看慢性疲勞2成因
吳奕璇指出,以中醫的觀點來看,慢性疲勞有以下成因:
-
氣虛:氣就是身體的能量,也就是電池。如果電池沒電了,就會動不動覺得累、提不起勁。充電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覺,但現代人愛熬夜,充電品質不佳,電池老化後,後續再想要睡更久來充電,只會越睡越累。
-
濕氣重:可以想像家裡浴室洗完澡後,沒有特別通風或沒有對外窗戶,經年累月下堆積了很多水垢、濕氣,那股凝滯、悶住的感覺就是濕氣的表現。濕氣最常聚集在關節、肌肉處,導致腰酸背痛,而排便濕黏、不成型也是濕氣造成的。
看更多:睡不好、憂鬱、疲倦纏身?恐是「皮質醇異常」導致 專家呼籲症狀加重先就醫
改善慢性疲勞4法
吳奕璇建議,要解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
尋求專業中醫師幫忙,根據體質調整適合的藥物,搭配藥物治療,最快一周就可以明顯提升體力。要把體質調整到位,至少需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要耐心回診。
-
多喝水,像處理浴室濕黏狀況一樣,必須用新鮮的活水去沖刷,才能將污垢一網打盡。喝水在人體扮演了增加新陳代謝的作用,除了特殊情況族群外,每人每天的水量是自己體重乘以30,才能有效增加代謝。
-
多運動,從多走路開始,增加每天的走路步數到至少5000步,就可以提升基礎代謝量。先從小地方做起,逐步養成運動習慣。
-
按摩穴道,腦袋混沌想提神時,可按摩攢竹穴(眉心中間)增加臉部、眼睛血流,提神明目;以及百會穴(人體開機穴),可提起一身的氣到頭頂。
看更多:性慾下降、疲勞纏身?恐是「男性更年期」悄悄來襲 中醫教你3招重新振作
◎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 資料來源/吳奕璇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