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熱天氣 你需要喝一碗透心脾的綠豆蓮子湯!夏至消暑穴道這樣按

今年北半球日落最晚的一天是6/21,落在本周六。接連的炎熱高溫常讓人沒食慾、心煩氣躁、頭昏腦脹、倦怠乏力。有哪些方法可以過得舒坦些呢?
五甲馬光中醫診所醫師王維瀚表示,夏至是一整年裡陽氣最盛的一天,體溫隨著環境氣溫升高,心跳也相對較快。若長時間處於高溫又大量流汗、水分攝取不足的情況,會增加心臟負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冬病夏治三伏貼調理身體
王維瀚表示,夏至過後進入中醫的「三伏天」,此時陽氣旺盛適合調理身體、平衡體內陰陽之氣,是虛寒體質「冬病夏治」的好時機。尤其呼吸道(過敏、氣喘)、消化機能(腹瀉、消化不良)較為敏感虛弱的人,可經由中醫診斷後進行三伏調理。
夏季養心祛暑食療 清熱解暑
夏季燥熱時,可透過食療來清熱解暑。王維瀚舉例包括:綠豆、薏仁、蓮子、西瓜、苦瓜、黃瓜、絲瓜等。此外,也可以選擇具有清心降火功效的中藥材,如:淡竹葉、蓮子心、麥門冬。
綠豆蓮子湯 消暑氣、安心神這樣煮
綠豆能清熱消暑氣,蓮子則養心安神、去除煩躁,是炎炎夏日的消暑聖品。王維瀚說,做法是把泡水半天以上的綠豆和蓮子,待膨脹泡軟後把水倒掉清洗一下,外鍋依比例加水,內鍋的水則淹過綠豆和蓮子約4公分高,待電鍋跳起。電鍋跳起趁熱加入適量砂糖,放涼以後美味的「綠豆蓮子湯」輕鬆完成。
看更多:吃對豆,膽固醇降到標準值!醫點名「5種平民豆」養肝、補氣、防老化
穴位按摩防中暑有妙招
王維瀚醫師建議,可透過按摩穴位來防中暑,包括:
-
合谷穴:開關通竅,位於虎口最高處。
-
曲池穴:疏風清熱,位於手肘外側的肘窩橫紋盡頭。
-
大椎穴:退熱消暑,位於第7頸椎下方。
-
內關穴:寧心安神,位於腕橫紋上2寸。
早晚各一次,按壓到有酸脹感,每次5~10分鐘即可。
夏至日常養生 避免上火
夏至養生還有幾個日常建議,王維瀚說,包括:
-
清淡飲食避免易上火食物如烤炸辣等油膩、辛辣食物。
-
充足水分多喝水能補充流失的水分,維持身體水分平衡。
-
少喝冰品,吃冰當下會使得毛細孔關閉,讓人體散熱更加困難,導致吃冰越吃越燥熱。
-
適度運動選擇清晨或傍晚等涼爽時段運動,避免中暑。
透過簡單的夏至養生法,即能一起健康平安度過炎炎夏日!
看更多:24節氣完整介紹:日期、習俗、養生、開運、禁忌一次看
◎ 圖片來源/馬光醫療網.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維瀚中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