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咳不停、一直清喉嚨也是胃食道逆流警訊!中醫教你3穴位減輕胃部壓力

梁萱琪 整理 2025/06/16 18:20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胃食道逆流不只有火燒心、嘔酸水等症狀,還可能引發如慢性咳嗽、喉嚨異物感、胸悶心悸等問題!中醫教你改善胃食道逆流,平時可按摩3穴位,不僅能平息肝火,還可以加強消化道機能。

 

胃食道逆流隱藏症狀多 咳嗽、清喉嚨也是警訊

中醫師郭訓宏表示,胃食道逆流不只有口灼熱感、嘔酸水等典型症狀。臨床上常見一類慢性咳嗽患者,即使服用咳嗽化痰藥物,喉嚨依然持續有異物感,需要不停清喉嚨,甚至夜間會發生劇烈咳嗽影響睡眠,必須墊高23個枕頭才能入睡,這些症狀其實是胃酸逆流刺激咽喉部導致。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另一種非典型症狀則是「胃心症候群」,表現為胸悶、心悸等心臟不適感。由於胃上口的賁門緊接食道,與左心房相當接近,當胃酸上逆至賁門食道時,鄰近的心臟便會受到影響,導致胸悶胸痛、心跳不規則或心跳異常大力等症狀。

看更多:50歲後當心胃食道逆流!1癌症徵兆要注意 預防復發這樣做

 

遠離胃食道逆流 做好身心平衡、調整生活是關鍵

人體是個微妙平衡的有機體,胃部不適會牽連咽喉、食道甚至心臟,而情緒壓力及不當飲食往往是胃部疾病的根源。郭訓宏強調,想從根本改善胃食道逆流問題,放緩生活節奏、調整飲食習慣都是必需的,再搭配中醫藥與針灸調理,才能讓身體回歸健康平衡狀態。

看更多:胸痛是心臟病還是胃食道逆流?改善胃食道逆流 先做這件事才對

 

按摩3穴位 有效減輕胃部壓力

郭訓宏提到,除了搭配中醫調理外,在平時休息時,民眾也可以按壓與胃部相關的穴道,來改善胃食道逆流症狀:

1.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前外側, 外膝眼下三寸(約四指幅寬)的位置,此穴既能調理腸胃又可改善兼強壯體質,常常揉按或艾灸此穴,能夠加強消化道機能。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2.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在手掌後,腕上三指幅處兩筋之間,內關通任脈,也就是人體腹側心胸胃之處,有打嗝、胃痛、胃脹氣、血壓不穩定、冠心病、失眠等不適症狀皆能緩解。

 

3.太衝穴

太衝穴位於足背,足大拇趾和第二趾的趾縫間,往內兩寸凹陷處。為肝經的原穴,也是平息肝火、減壓的穴道,當心煩或怒氣上衝時,趕緊揉按太衝穴,氣消則病無所生。

看更多:火燒心怎麼辦?專家揭祕1招精準檢測 抓出真正病因治療更速效

 

 

圖片來源/馬光中醫診所.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資料來源/郭訓宏中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