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救失智!中重度也有效 可自行咀嚼吞嚥、簡單對話

一名住在安養機構的75歲婦人4年前罹患失智症,症狀日趨嚴重,不僅無法自行走路,也無法張口和咀嚼食物,家屬求助中醫治療,在長達1年多、每周2~3次的針灸之下,終於可以順利進食,還可以在旁人攙扶下短距離步行。
應答、咀嚼、行走 都有進步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中醫師吳柏鋒表示,這名婦人同時有多重慢性病,平時使用多種慢性病藥物,來就診時狀況已屬於中重度失智,僅能以輪椅代步、不記得子女的名字,也無法張口、咀嚼食物,因此安排以針灸輔助治療,雖無法恢復早期認知與自主功能,但治療1年多後對於旁人的問話已經可以用口語簡單對答,還能配合刷牙和進食、藉由旁人攙扶短距離行走,不需要使用尿管或鼻胃管,而且這1年來也不曾住院。
看更多:失智長者吞嚥怎麼辦?用這招找回進食尊嚴 手指食物設計超暖心
吳柏鋒指出,失智症是不可逆且持續惡化的疾病,會影響人的專注力、記憶力、語言、社交認知、動作協調和執行功能,在不同的嚴重程度會有不同的症狀:
輕度:記憶減退、學習與計算能力下降、邏輯思考與定向感受損。
中度:幻覺、妄想、焦躁恐慌、難以溝通與「黃昏症候群」。
重度:語無倫次、冷漠與隔絕、失禁、吞嚥困難與身體僵硬。
刺激4穴位 改善神經功能
吳柏鋒說,中醫治療失智症的目標是延緩腦部退化、維持現有認知和身體功能、緩解情緒和精神症狀、減少住院與侵入性治療的需求,治療方式包括中藥、針灸、耳穴按摩和運動訓練,針灸會用到的穴位包括百會穴、風池穴、神庭穴、四神聰穴等。



吳柏鋒表示,針灸的治療機轉是促進神經生長因子釋放、降低氧化壓力、抑制細胞凋亡基因表現、增強神經突觸可塑性,刺激海馬迴與齒狀回的神經前驅細胞生長。
搭配西醫輔助治療 避免插管、住院
吳柏鋒說,失智症如果結合中西醫雙管齊下,有助於延緩退化,維持患者的生活功能,降低住院、插管的風險,即便已經無法逆轉回到輕度的狀態,仍有機會改善語言、吞嚥功能和行動能力,為患者保有更多的尊嚴和生活品質,也能減輕照顧者的負擔。
看更多:林芳郁失智,林靜芸曝1件事是關鍵!幫他動手術崩潰大哭
◎ 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提供.《健康2.0》資料照
◎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