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看
member-icon

煩躁、水腫、想退火?中醫激推這幾種「天然涼補水」 吃1味降火

夏天-煩躁-退火-降火

朱育嫻 整理 2025/06/24 11:34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夏至後,氣溫節節攀升,不僅酷暑難耐,人體也面臨來自外熱與內燥的雙重壓力。中醫師王大元提醒,夏季是陽氣最盛的時節,此時不僅要防曬、補水,還要同步調養心神、養護陰液,才能安然度夏、不生病。

 

清心火養心神 愈熱愈要補陰氣

王大元表示,夏天五行屬火,對應人體的「心」;尤其夏至過後,日照強烈、氣溫升高,人體易出現心浮氣躁、精神不寧等症狀,這段時間若不注意調節心神,就容易感到疲倦、煩躁,甚至影響睡眠與專注力。因此,夏日養生的關鍵之一,是「清心火、養心神」。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此外,中醫講究「物極必反」,當陽氣到達極盛之後,陰氣就會開始萌芽,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夏至一陰生」。王大元說,這表示在驅除暑氣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對陰液的保護,調養之道應以「清泄涼補」為原則,達到暑熱不侵、體內平衡的效果。

看更多:2025夏至:吃麵養生、禁忌習俗 最強開運一次看

 

吃苦味清熱降火氣 苦瓜蘆筍入菜

飲食方面,王大元建議可多攝取苦味食物,因為「苦能泄熱」,具有清熱燥濕、降心火的作用,常見食材如苦瓜、蘆筍、芥藍、蓮子、芹菜、龍鬚菜、芝麻葉、白蘿蔔等,都可適度加入日常餐點。不過,他也提醒,若體質屬虛寒、常感四肢冰冷或有腹瀉困擾者,則應避免過量攝取寒涼苦味食物,以免傷及脾胃。

 

除了正餐,也可搭配養生粥品補氣清熱。王大元推薦以蓮子、紅豆、綠豆、薏仁等製成的清涼粥,不但有助消暑,也能緩解夏日常見的食慾不振與消化不良問題。

看更多:爆熱天氣 你需要喝一碗透心脾的綠豆蓮子湯!夏至消暑穴道這樣按

 

無糖麥茶去虛熱 3穴位安定心神

針對補水與降火氣的需求,他建議多喝性質微涼、無糖的飲品,例如麥茶,有助寧心安神、去除虛熱,特別適合熬夜或煩躁易怒者。若感覺身體浮腫、濕氣重,則可選擇薏仁湯、紅豆水、黑豆水、玉米鬚茶、黃耆水等飲品,不僅清熱利濕,也能提升整體精氣神。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看更多:麥茶功效有哪些?麥茶穩血糖還防三高正確煮法一次看

 

王大元也提醒,不妨搭配穴道按摩幫助放鬆心神,他推薦與心臟相關的穴道,包括內關、神門、少府等,只要每日按壓35分鐘,出現輕微酸楚感即可。

 

內關、神門、少府穴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王大元中醫師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廣告之後還有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文章
share with lineshare with fb
copy link
延伸閱讀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