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成功
已複製連結
廣告
養生

小孩愛咬指甲,爸媽可能要注意了!

  • 健康2.0
  • 2017/12/07 19:00
  • 字體放大
  • 小孩愛咬指甲,爸媽可能要注意了!

    小朋友咬指甲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個小習慣,但是背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沒自信、不習慣群體生活、過動、亞斯伯格症等,建議父母多觀察,並與老師配合,一起揪出真正原因。

     

    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郁心指出,其實根據國外的流行病學統計,有咬指甲習慣的小朋友比率還不低,而且是年齡愈低比率愈高。「學齡前盛行率可以達到35%,但上了小學之後就會降到20%以下。」

     

    小孩愛咬指甲,爸媽可能要注意了!

     

    證明存在感 從中獲得滿足

    「也有學派認為,咬手指可能與嬰兒口慾期沒有獲得滿足有關,但並沒有獲得證實。」黃郁心在臨床看到,確實有些小朋友有吸拇指的習慣,但依賴程度不一,所以她認為,應該與口慾期不滿沒有正相關。

     

    「小朋友咬手指的行為,也可以看成一種自我刺激的行為,小朋友會透過咬的感覺,證明自己的存在感。」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李信謙這麼看待。他指出,人總是要有自我存在感,才覺得活著,而幼齡小朋友就會透過咬指甲,不斷刺激自己的存在感,並從中獲得滿足。

     

    李信謙認為,如果是正常的小孩子咬指甲會偷偷摸摸,盡量不讓人發現;但如果小朋友正大光明地咬,而且動不動就想咬的話,就可能有問題。「像是一些有強迫症或是過動症的小朋友,可以很明顯地發現,他們咬指甲的狀況、頻率,都不同於一般習慣咬指甲的小朋友。」

     

    玩角色扮演 引導孩子表達

    黃郁心提醒,除了咬指甲之外,爸媽還可以觀察小朋友的情緒是否有所改變,如果連平常愛玩的玩具都不想玩了,變成喜歡自己一個人生悶氣,其實就是一個「訊號」,代表有狀況發生了。「一旦觀察到這些行為,爸媽就要試著引導孩子講出來,特別是兒童不擅於表達,這時就要透過其他方式溝通。」

     

    「像是拿一本與上課有關的書籍,或是透過角色扮演,演出學校生活,都是父母可以採用的方法。」黃郁心認為,「老師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畢竟老師比較有經驗與專業,可以較精準地判斷小朋友咬指甲的原因,是否與過動、焦慮有關。

     

    「父母應該從旁協助,而不是用權威壓抑心理。」李信謙建議,對於剛上學的小朋友,父母應多觀察一些時間,不要急著想改掉小朋友的習慣,否則硬逼著他們改,可能只改掉表面的行為,卻忽略了背後的真正原因。

     

    睡眠要充足 適度運動消耗精力

    也有人認為,小朋友咬指甲的習慣與缺乏某些營養素有關,但黃郁心說,這個說法並沒有任何研究根據,唯一提到的是可能與「鋅」的缺乏有關。如果父母觀察到小朋友的指甲出現白斑,就可能是缺乏鋅。想要補充鋅,可以讓孩子多吃全穀類、肉類或海鮮。

     

    李信謙提醒,「充足睡眠還是最重要的。」他指出,身體機能要修復、神經發展要完全,必須要有充足睡眠,特別是發展中的小朋友更需要睡飽。此外,適當地運動也可以刺激小朋友腦部發育,並消耗精力,讓小朋友不會過於專注在某件事情上。

     

    ◎ 撰文/張怡禾  ◎ 編輯/朱育嫻整理  ◎ 美編/鄭勝元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你常做惡夢? 小心隱藏精神疾病
    健康心理測驗:雙手抱胸透露你的內心
    父母堅持做這件事,是對孩子最好的投資
    孩子有社交恐懼? 專家的6祕訣值得學
    從小好動、坐不住 馬偕眼科鄭惠川養出好眼力

     

  • 人氣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