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功」潤肺防秋燥!減少秋冬感冒、便祕、皮膚癢

  • 郭庚儒 報導
  • 2023/09/04 10:30
  • 夏秋季節轉換之際,人體代謝特別容易出現變化,不少人身上已經開始反應一些病理現象了,例如白日高溫帶來的悶熱、氣燥及氣壓低迷,會讓身體虛弱的人感到特別不舒服,可能有中暑、頭暈、噁心,甚至昏眩的現象發生。

     

    氣學管理專家彥寬老師提醒,進入秋天後,降雨量減少,天氣變乾燥,氣血循環不好的人可能出現各種「秋燥」症狀,除了喉嚨易癢乾咳外,皮膚乾癢脫屑、鼻子發癢噴嚏連連、眼睛乾澀紅癢、口唇乾燥脫皮、頭髮乾燥分叉脫落等等,還會因為身體津液不足,使得排便乾結難解。

    看更多:這些皮膚徵兆代表積毒太多!彥寬老師教你一招「排濁毒」 遠離過敏、皮膚癢

     

    彥寬老師指出,秋燥的根本原因在於元氣不足,導致身體的保溫與散熱機能,不適應氣候的變化,因此要防止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提高抗病力。

    看更多:秋冬增強抗病能力!彥寬老師「補陽氣法」 預防感冒、心血管疾病發作

     

    滋潤養陰 解秋燥

    當身體出現秋燥症狀,有人以為乾燥多喝水就好,還有不少人以為自己上火了,猛喝苦茶或服用黃連來「退火」,症狀依舊沒有改善,反而還加重不適。彥寬老師提醒,當身體水液代謝不良,濕熱不易排出體外,水喝的多也排得快;而性味過於苦寒或溫熱的藥物,反而更增加燥象,最好少用。

     

    其實黃帝內經早有解答,「春夏之時,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之時,陰盛於外而虛於內」。春夏因陽虛於內,內在的陽氣不足,人的抗病力就差;秋冬之際則陰虛於內,內在陰液不足,外在環境又多燥氣,身體容易產生乾燥症狀。古人提醒春夏要養陽,秋冬要養陰,特別是秋天保養身體應以「滋潤養陰」為首要。

     

    另外,調理身體也要看時節,入秋後,像刮痧、拔罐這些方式盡量少用。彥寬老師說,立秋後,早晚溫差變大,很多人的關節在這時開始怕冷、怕風或疼痛,夏天喜歡用拔罐去寒氣的人,到了秋天就不適合了,因為拔罐除了不符合養收的原則外,還會因為毛孔開泄而使寒氣入內,造成永久式關節疼痛;若有骨頭痠痛困擾者,較適合在秋季以艾灸或拔火罐的方式來調理。

    看更多:換季皮膚癢不停?彥寬老師「升陽法」 改善過敏體質、減少蕁麻疹發作

     

    秋凍練功 提高身體耐寒力

    民間有「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一說,是指入秋天氣慢慢轉涼,正是秋凍增強身體禦寒能力的好時期。彥寬老師從防病保健的角度說明,循序漸進的練習「秋凍」,可以加強鍛煉身體適應自然氣候變化的抗寒力,並增強心肺功能,預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發生,練氣功鍛鍊身體、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防止舊病復發,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咳嗽等。

     

    很多人在季節改變時,即使沒有感冒,喉嚨也總是感到乾癢或有痰。彥寬老師認為「百病皆由痰作怪」,身體的濕寒濁氣,都是因體內水液代謝不順暢引起,排不出去的濕寒就會變成痰,痰可說是身體變濕變寒的表現。

     

    秋季鍛煉身體,重在益肺潤燥,如多練習清肺功,可以幫助身體排出痰液,只要開始流出鼻涕,或是感覺喉嚨裡有痰要咳出,身體水液代謝會慢慢變順暢,連呼吸都變順暢,免疫也會跟著提高,人就不易感冒生病。

     

    清肺功 助排痰、少感冒

    ❶兩腳與肩同寬,平行站立。
    ❷雙手成虎爪姿態,放在胸前氣戶穴的位置。
    ❸雙手向前推撐出去,再往兩旁擴胸畫圓到背後,兩手從夾脊經過腋下回到胸前,再一次推撐出去。
    ❹以剛強有力的手勢,重複步驟❸的動作。

     

     

    ◎ 圖片來源/白雁時尚氣功‧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彥寬老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