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收入增加了卻公開「不給孝親費」引起網路論戰!專家:家庭關係「這個」才是核心

  • 丁彥伶 報導
  • 2022/10/26 14:38
  • 一向強調過著「極簡生活」的知名網紅YouTuber「NanaQ」,日前在推出的新片中表示,過去她收入不豐卻按月給父母孝親費,但隨著收入升高,她不再每個月給爸媽錢了。新片中討論孝親費話題,立刻爆開正反兩派論戰。在台灣還有「遺棄罪」,不給孝親費是遺棄父母嗎?專家提醒,孝親不是只有「給錢」,還有很多面向也是不同孝親的表達方式。

     

    剛畢業每月給孝親費,網紅曝收入增加後要「停給」

    NanaQ標榜平時不用化妝品、保養品、衛生紙等用品,錄製如何過極簡生活而走紅。日前曾傳出被網友抓包言行不一而引發熱議,近日她又推出新片討論孝親費。她表示,剛畢業時薪水才22K,但卻每個月拿出7千到1萬元給父母。最近她經營YouTube當副業,收入比以往高,不過她表示「不再給孝親費」。

    看更多:醫生家庭小孩怎麼教?輕鬆養出第一志願兒!父母和孩子,真的能當朋友?

     

    ▲網紅NanaQ錄製新影片談「停給孝親費」,掀起親子間敏感話題引發論戰。(截圖自NanaQ YouTube)

     

    她的影片引起許多媒體報導,引發正反兩派論戰。反對的人說:「不想給就不想給,說這麼多理由」,持中立看法的人表示「如果說父母可以照顧自己,我陪伴關心才是最重要,金錢其次,如果說父母沒辦法生活自理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持正派支持想法的人則認為「有能力,經濟上負擔不大,想給當然可以,只是有時當你自身條件不那麼好卻還是得掛上孝親名義給錢,最終『孝親費』的意義只會淪為父母對孩子的親情绑架」。

     

    專家認為:NanaQ不固定給錢,更強調「愛」

    中華民國心理諮商師全國聯合會理事羅惠群說,其實他看完該位網紅的整支影片,他覺得許多媒體只截取最引起爭議的片段,其實該網紅雖然「不固定」給孝親費了,但也表示「會照顧父母、滿足父母所需」,而且她強調的是「愛」。

     

    她指出過去和父母感情不佳,後因外婆去世而關係改善。她過去不愛父母,會覺得為他們付出是很有負擔的事情,而現在很愛父母,即便沒給孝親費,也會主動關心、幫助他們,也沒有任何「爸媽很麻煩」的心態。她主要是呼籲不要任意對沒給孝親費的人貼上標籤,甚至做出指責或批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

     

    羅惠群說,談到孝親費為何常會有正反兩面的衝突?這可能和早期有些父母認為「小孩是我從小花錢養大的,長大希望小孩要給錢」,也因此常會出現情緒勒索,說「你不給我錢就是不孝、你不給我我要自殺」等等,因此只要談到該不該給孝親費的話題,就會非常敏感。

     

    只給錢,完全不聞問也是親情嗎?

    他也問,給錢就是孝順嗎?許多社會新聞中有出現過迷路的失智老人,原來竟曾經是政經界名人,賺了很多錢把孩子都送到國外讀書、工作,後來生病、失智了,子女每個月都有匯錢回來,但是從來不問候父母、不曾回來訪視、生病也未曾陪病。都有固定給很多錢、讓爸母住豪宅,這樣就算孝順嗎?

    看更多:疏忽也是兒虐!台大兒醫呂立:不給營養食物、單獨把孩子留在車上都算

     

    羅惠群說,其實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經濟壓力大,如果還停留在傳統的親情和孝順概念下,還壓迫他們不得不給錢,不但無法增進親子關係,反而會增加親子衝突。

     

    親子關係不單只金錢、關係密切否?付出愛、關心更重要

    他認為孝親不要很狹隘地單一只從「給不給孝親費」做考量,親子關係密不密切?有沒有愛?有沒有關心?真正的「照顧」是有很多的對話、很多的貼心舉動,如果一昧要求小孩給錢,孩子努力擠出你想要的金額,只有從銀行匯錢過來,連一句問候都不說,這樣父母會快樂嗎?

     

    羅惠群說,如果家庭關係密切,知道家裡經濟有困難,孩子即使無法全部負責,但也會盡力彌補經濟上的缺失,感受到發自內心的愛。如果沒有愛,光強迫孩子給錢,錢拿到手了只會得到孩子內心的怨,彼此心的距離愈來愈遠。

     

    華人文化常「控制」對方,關係愈演愈惡劣

    他反而要提醒長輩,華人文化的配偶和親子關係中,有獨特的「控制」心態,主要是源自於「不安全感」。可能是經濟的不安全感、關係的不安全感,也有些父母則是喜歡用孩子送東西、給孝親費多寡當成和朋友之間「比較」時的成就。到時候感覺被控制的一方,一定會想辦法去掙脫,雙方的關係愈來愈惡劣。

     

    台灣人的生活環境,還是以「家族為中心」的文化,羅惠群說,有很多孩子不只要面臨父母的情緒勒索,還有所有長輩的責備,以及有來自社會壓力和考慮到社會觀感,即使身在被控制的狀態下想要掙脫卻沒辦法掙脫。他建議可以尋求專業的協助,還在讀書的孩子可以尋求學校輔導老師,社會人士可以尋求諮商心理師,找出自己是因為什麼元素被控制,早日建立起健康的家族關係。

    看更多:長輩的話一定要聽?成年子女的10句「內心話」你該知道 這樣做化解世代衝突

     

    ◎ 圖片來源/翻攝自NanaQIGNanaQ YouTube
    ◎ 諮詢專家/羅惠群諮商心理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