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挺過9次開刀、化療70次不敵病魔,生命停格39歲!醫:血便這顏色、有黏液大腸癌機會大

  • 丁彥伶 報導
  • 2022/08/21 18:48
  • 余天女兒余苑綺挺過9次開刀、70次化療,今8/21仍不敵大癌腸病魔而與世長辭,以39歲英年早逝。余苑綺在初次發現癌症時曾受訪表示,證實大腸癌前血便2、3周,便便呈暗紅色,當時她和家人都以為是痔瘡。醫師提醒,暗紅色血便、黏液便、排便排不乾淨等6症狀,不只是單純痔瘡唯一診斷,一定要趕快就醫。

     

    怕孩子被說是「沒媽的孩子」余苑綺忍70次化療

    余天昨天帶了孫子、孫女去為余苑綺打氣,原本還說「我不會那麼容易死」的余苑綺,在今天下午與世長辭。余苑綺曾表示,化療非常不舒服,但是為了不讓小孩被別人說是「沒有媽媽的孩子」,她忍著全身不適做了70次化療,中間雖曾有緩解,但仍於今天不幸去世。

    看更多:余天曝余苑綺「狀況不好」!大腸癌術後這樣追蹤,第3期也可活很久 4徵兆別輕忽

     

    暗紅色血便2、3周 以為是痔瘡

    余苑綺是在2014年發現直腸癌,之前她曾有多次排便很急、排便排不乾淨等狀況,但她都以為是因為月經的關係影響排便。證實直腸癌前更是連續2到3周排暗紅色、有黏液的血便,起初她以為是痔瘡,還上網查如何治療痔瘡,後來跟家人說,爸爸余天也說「是痔瘡啦!」帶她做檢查後,醫師打電話說很嚴重,才發現是直腸癌。

     

    暗紅色血便、有黏液,絕不是痔瘡

    台安醫院大腸直腸科醫師黃郁純說,雖然大腸直腸科醫師不會以血便的顏色來評估是否為大腸癌,但如果是暗紅色的糞便,絕不會是痔瘡。通常痔瘡因為靠近肛門,所以血便的顏色呈鮮紅色,而直腸位置靠近肛門,部分直腸癌患者的血便也會呈鮮紅色,所以鮮紅色的血便也有可能是癌症徵兆,而暗紅色的血便是癌症的風險更高。

    看更多:大便有血是痔瘡還是癌症?醫授1招辨別大腸癌

     

    6症狀恐是大腸直腸癌,快就醫檢查

    黃郁純提醒,排便狀況如果出現這6種狀況,可能是大腸癌,一定要趕快就醫檢查

    1.大便出現暗紅色、出現黏液

    2.裡急後重,想大便但卻解不出來

    3.排便習慣改變,經常急便忍不住,或突然便祕交替出現

    4.糞便變細

    5.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6.不明原因貧血

     

    如有以上症狀,不能等閒視之,一定要趕快就醫。黃郁純表示,台灣大腸癌多由息肉病變而起,因為大腸比較粗大,所以早期腫瘤往往沒有症狀,惟有靠定期接受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且大腸癌為治癒率很高的癌症,雖然很多人說「大腸癌很容易復發」,但通常是因為較晚才發現,第1期大腸癌若妥善治療,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

     

    國民健康署推動大腸癌篩檢,50歲以上民眾每2年免費做1次糞便潛血篩檢,若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建議提早到45歲進行篩檢。據國外統計,每1至2年進行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台灣1成5大腸癌是年輕族群,年輕人血便也不能輕忽

    不過黃郁純也提醒,據台灣統計發現,每6到7位大腸癌患者,就有1人是50歲以下,像漫威英雄電影「黑豹」中的男主角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也是在39歲發現大腸癌,抗癌4年不敵病魔去世。所以如果一旦發現排便異常、血便,不管你有多年輕,最好還是進行檢查比較安全。

    看更多:糞便潛血篩檢「陽性」,大腸鏡晚一點再做?當心大腸癌致死風險提高6成

     

    ◎ 圖片來源/記者許方正攝‧翻攝自余苑綺臉書
    ◎ 諮詢專家/黃郁純醫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