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小心!國內多種疫情爆發,首例b型嗜血桿菌、腸病毒重症和百日咳都來了

  • 丁彥伶 報導
  • 2024/04/03 10:00
  • 上周國內疫情特別多,疾病管制署4/2公布的疫情,不只新增第2例百日咳案例,還有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病例、首例腸病毒重症,而且染百日咳的女嬰還合併新冠肺炎。疾管署提醒民眾,接下來又是4天連假,仍要注意衛生狀況。

     

    第2例百日咳 全球百日咳疫情升,已有13人死

    疾管署這次的疫報顯示上周國內疫情特別多,包括今年第2例百日咳病例,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這名中部3個月大的女嬰,無先天疾病,已接種第1劑5合1疫苗,尚未接種第2劑。3月初出現咳嗽、流鼻水,就醫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併發肺炎,住院5天出院,但隔天又出現發燒、食慾降低、嘔吐,及劇烈咳嗽後嘴唇發紺再度就醫。

    看更多:4月腸病毒大流行!酒精無法殺死腸病毒怎麼辦?醫急呼籲:1事沒做全家中標

     

    林詠青說明,再次就醫時發現女嬰有急性細支氣管炎,經採檢通報後於3/26確診百日咳,因病況穩定,住院11天後,於3/24出院。女嬰同住家人3人中有2人出現疑似症狀,均已安排採檢及預防性投藥評估並進行健康監測至4/15。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全球多國百日咳疫情自去年起升溫,近期疫情攀升,中國截至2月累計3萬2380例、其中13例死亡,為去年同期的近23倍,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最高。歐盟CDC也提醒百日咳每3至5年會發生周期性疫情高峰,目前疫情已影響所有年齡層,其中以15到19歲族群為多,呼籲應加強落實嬰幼兒接種。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1劑百日咳相關疫苗,民眾務必按時攜帶嬰幼兒完成接種。但因近年國內百日咳病例多為尚未完整接種疫苗的3個月以下嬰幼兒,曾淑慧建議,女性每次懷孕時,可於第3孕期自費接種1劑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以保護胎兒及剛出生嬰兒。

     

    今年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 3族群小心

    另外,國內也出現今年首例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病例,林詠青表示,案例為南部80多歲女性,為機構住民,本身有腦中風、心律不整、高血壓等病史,未打過流感疫苗。3/20出現發燒、畏寒及呼吸喘等症狀送至醫院就醫,因疑似敗血症收治住院並由醫院通報,3/26檢驗確診為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經治療後目前病情穩定,住院治療中。

    看更多:日本爆「食人菌」疫情!台灣也常見 扁桃腺紅如生牛肉注意 感染食人菌有什麼症狀?

     

    疾管署提醒,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感染症主要經由人與人間的直接接觸,或吸入含有病原菌呼吸道分泌物微粒而感染,最常自鼻咽部侵入體內,潛伏期約2至4天。初期症狀通常很輕微,常被誤認為普通感冒,但它可能引起腦膜炎、菌血症、肺炎、蜂窩性組織炎、敗血性關節炎、骨髓炎、會厭炎等。侵襲性疾病好發於3個月至3歲內的嬰幼兒,以腦膜炎威脅性最大,可能引發後遺症甚至死亡。

     

    而因國內統計,自2014至2023年資料顯示,每年累計侵襲性b型嗜血桿菌病例數介於1至14例,其中以65歲以上為多,占53%,因此提醒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等3族群,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

     

    首例腸病毒重症 清明節南來北往,小心防疫

    而國內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6732人次,為10年同期最高。李佳琳也公布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7個月大女嬰,曾於3月中旬因流鼻水、咳嗽症狀至診所就醫,2天後出現發燒、嘔吐、呼吸不順、嗜睡伴隨意識不清、肌抽躍、口腔及四肢有小水泡等症狀,緊急送醫並收治兒童加護病房住院治療,經通報檢驗確認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0型,治療後症狀改善,目前已出院返家休養。

     

    李佳琳說明,2023年累計1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診病例,分別4例感染克沙奇A4型、4例感染克沙奇A6型、2例腸病毒D68型、1例伊科病毒21型,其中感染D68型病例死亡。她提醒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

     

    清明連假將至,民眾南來北往、親朋好友出遊、交流頻繁,皆易造成疾病傳播,籲請民眾連假期間參加各種活動,仍應提高警覺,家長應特別留意個人與幼童衛生,外出返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大人及小孩務必正確洗手,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看更多:罕見嚴重感染免疫差!台大研究解密「自體免疫新因子」 為新療法尋出路

     

    ◎ 圖片來源/疾病管制署提供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