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出現心悸眩暈?名醫授「1手印」可安定心神 克服恐慌焦慮隨時可做

  • 許寶仁 報導
  • 2024/04/23 18:37
  • 近日地震不斷,全台有感,花蓮又傳大樓震倒,不少民眾心驚驚,甚至出現心悸、眩暈,或嚇得不敢睡覺,中醫師介紹1個簡單手印,隨時隨地時常練習,可以寧心安神,不只適用於因地震所產生的恐慌,也適合原本就情緒焦慮的朋友。

     

    403大地震後餘震不斷,今天又傳花蓮有大樓震倒,不但花蓮民眾有災後心理陰影,全台各地不少國人也對地震心有餘悸。中醫師林慶芳曾在花蓮服務,經歷過各種大小地震,她分享一個中醫安神的手印「握固法」,就是由素有「武醫」之稱的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所傳授,結合中醫與道家養生方法。

     

    道家養生1手印 幫助安定心神

    林慶芳中醫師表示,「握固法」的典故最早可追溯自晉朝名士葛洪,在《抱朴子》中即倡導「握固守一」,說明握固時人體的九竅關閉,就能達到安定心神的效果。

     

    握固法

    【作法】
    1.將大拇指扣在無名指根部,剛好蓋住心經少府穴與心包經勞宮穴。
    2.其餘4指彎曲握拳,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雙手同時做。
    3.搭配吐吶:吸氣時手握固,吸飽氣之後憋氣數到49,數的速度可依據個人可以憋氣多久做調整,氣短的人可以數快一點;接著再將氣吐出,同時鬆開手。
    【適用時機】心慌恐懼、遇到邪氣,氣場混亂的時候。

     

    ▲「握固法」作法。(圖/林慶芳中醫師提供)

     

    嬰兒本能握拳 有「固魂」作用

    「握固法」是道家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印,而中醫認為「肝主握」,無名指根部是肝魂關竅的所在,有助於安魂定神、收藏精氣,可使氣血布散,辟邪防疾。他說明,剛出生的小孩子會本能地握固,就是這個手印有「固魂」的意義。

     

    何宗融副院長從小因體弱而學習柔道,後來轉而學習太極拳,成為國家級裁判及教練,他以本身在武術上的成就,結合中醫的理論與臨床經驗,傳授養生保健方法。

     

    何宗融副院長表示,「握固法」可提升陽氣、消除疲勞,還有安魂定神、收攝精氣的效用,推薦給國人,除了為花蓮祈福,並維護好身心健康。

     

    ◎ 圖片來源/TVBS.林慶芳中醫師提供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林慶芳中醫師.何宗融中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