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胰島素代表病情嚴重,還會導致洗腎?破解胰島素6迷思
陳阿姨70歲,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已15年,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每3個月抽血,糖化血色素始終維持於10.0%以上(約平均血糖值240mg/dl),醫師建議施打胰島素,但是陳阿姨心中有許多疑問及顧慮,「我都有注意飲食也有運動,血糖還是控制不好。」、「聽說打那個會洗腎,我隔壁的鄰居就是這樣,每天都還要自己打,感覺很麻煩。」、「打了是不是一輩子都要打了?」
示意圖/TVBS
台灣糖尿病人口成長快速,根據健保資料庫調查至2015年診斷糖尿病且接受治療者已達173萬人,其中約有95%為第二型糖尿病者,治療以藥物控制外,還需搭配健康的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並定期監測血糖。第二型糖尿病主要是胰臟製造的胰島素減少及胰島素敏感度變差(胰島素抗性)所致,若初發現糖尿病血糖很高或服藥治療效果不佳的病友,醫師可能會建議施打胰島素,但多數病友因坊間流傳許多關於胰島素的迷思,導致接受胰島素治療抱持負向看法,針對常見迷思及正確觀念解析如下。
打胰島素代表過去治療失敗或病情嚴重?
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方式之一,當醫師建議病友施打胰島素時可能是治療方式中最好的選擇,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中指出:當第二型糖尿病友糖化血色素8.5%以上合併有高血糖症狀者宜使用胰島素治療,待血糖穩定後可繼續或停止注射。
打胰島素會導致洗腎或失明?
胰島素本身並不會造成洗腎或失明,反而是糖尿病長期控制不佳,容易產生包含中風、洗腎或失明的併發症。
打胰島素生活很不方便?
目前胰島素依照藥物作用時間不同,可分為每日注射1~4次,大多製成筆型注射器操作簡易、容易攜帶,室溫30℃以下或冷藏保存,病友仍可維持日常社交活動或旅遊。
打胰島素會成癮,終生都需要施打?
胰島素為人體降血糖的荷爾蒙,注射方式為外來性補充人體內的不足,並不會造成上癮。
注射技術複雜難以學習?
新型筆型注射器胰島素比傳統胰島素空針使用較為便利,注射時僅需更換針頭,操作方便,臨床上甚至遇有80多歲的病友也能自己施打。
害怕疼痛、恐懼針頭?
筆型注射器使用針頭依長度分為8mm、6mm、5mm、4mm,非常細小而且注射於皮下,其疼痛感輕微,若擔心疼痛感可選擇長度短的針頭施打。
◎ 本文摘自/奇美醫訊第125期
◎ 撰文/柳營奇美醫院護理部糖尿病衛教護理師曾詩瑤
◎ 編輯/朱育嫻整理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胰島素阻抗」是糖尿病前奏 脂肪過多、多囊性卵巢、壓力都是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