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停止73分鐘還有救嗎?死亡跟明天哪個先到?一位急性心肌梗塞的續命過程

  • 曾金月 整理
  • 2021/04/08 10:00
  • 最近太魯閣號撞車事故,不少人感嘆無常總是來的讓人措手不及!死亡的告別不容易,但其實「認真活著」,又何嘗不是充滿勇氣的一種選擇!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的振興醫院第461號換人心黃健予,格外珍惜每一天,現在的他是一個人要活出2個人的精采。

    他輕輕撫著胸口這條長長的血痕,回憶起當年急性肌梗塞發生時,醫師如何與時間賽跑,即使心臟停止73分鐘也不放棄,仍要搶救生命的過程。以下是摘自《失去心跳的勇氣》部分內容。

     

    事故發生在燥熱的八月,劇烈胸痛突然來襲

    那天是父親節,黃健予跟老婆約好吃頓飯,提早到了餐廳。

    燥熱的八月讓他滿身大汗,有點喘不過氣來。把西裝外套脫掉,拉開領帶,突然的暈眩讓他從椅子上滑了下去,只覺得心口疼痛劇烈,痛楚擴散至左臂、肩膀,全身冷汗直流、呼吸困難。終於警覺身體出現了狀況,老婆陪他出去叫了計程車,一路請司機狂駛急奔至汐止國泰急診室。

    看更多:壯年男心肌梗塞獲救,幸好有「它」在關鍵20秒得知狀況,醫師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手術

     

    急診室的醫生拉了擔架衝出來,一把將他從計程車裡拉上擔架,黃健予還有一點意識,但是雙眼已經逐漸失明;醫生問了他的姓名,他已經答不上來,接著被除去了外衣,接上心電圖,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開始了一連串激烈而狂暴的急救過程。

     

    意識漸失,身陷無重力狀態

    黃健予漸漸失去了意識,卻將周遭的環境雜音聽得清清楚楚,身體好像陷入了無重力的月球,在六分之一的重力之下,時而沉陷、時而漂浮。

     

    在一些討論死亡案例的文獻上,死亡初期會處於一種無重力的漂浮中。當他回頭關注急診室這一切的過程,只覺得一種淡淡的情緒蔓延,沒有哀傷,沒有痛苦,似乎這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關係了。

     

    「看起來我的狀況已經極度危急,急診室的值班醫生看到狀況不對,緊急從國泰醫院召喚心臟內科醫師前來手術。」黃健予在急診室注射了大量的抗凝血劑,試圖先行溶化塞住血管的血栓,緊接著做了心導管手術。

    看更多:心肌梗塞的預防治療關鍵,台灣團隊找到了!這樣做避免動脈硬化發生

     

    動脈已嚴重塌陷,比醫師料想還糟

    在X光機的引導下,心導管從鼠蹊部的動脈切入,一路尋找造成心血管阻塞的血栓,在左心室冠狀動脈發現障礙點,根據醫師的回憶,阻礙點的動脈內腔已呈現塌陷的狀況。

     

    就像隧道施工遇到坍塌一樣,施工部隊的導管一路到這裡就完全無法挺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內視鏡的導管無法過去,更別說要置放撐開的支架,血管壁已經糜爛到沒有作為,幾個鐘頭的搶救完全失敗。

     

    這時醫師發現狀況比原先料想的還要危急,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同時已經產生心因性休克。

     

    心因性休克死亡率逾8成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約有7至8%會產生心因性休克,約10%是剛到院時即發生。休克有不同的原因,心因性休克是左心室衰竭造成最嚴重的臨床表現,它代表心肌大範圍壞死,一旦發生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因性休克,治療預後的狀況非常不理想,死亡率通常在八成以上。是一項死亡率相當高的疾病。

    看更多:42歲年輕團長猝死!醫:「心因性休克」常見6個症狀

     

    心導管失敗,心臟手術是唯一救命方法

    站在旁邊的急診醫師決定轉院處理,這看似轉移醫療人球的無良行為,卻是讓黃健予救回一條命的重要關鍵。心臟內科的心導管手術失敗之後,唯一的方法只能轉心臟外科緊急手術。

     

    這分分秒秒的救命時間都不能耽擱,急診室醫生開始撥給全台北市的心臟外科,救命的時機只剩這最後的機會,偏偏台大、榮總、一間一間找下去,完全沒有空床,命懸一線的病人只能祈禱老天的奇蹟出現,但是時間真的不多了。

     

    「找到了!」突然急診室醫生大吼一聲,振興醫院剛剛清出一張病床。在一團低迷的氣氛裡,似乎又看到了一絲光明。振興醫院的心臟外科團隊剛剛收下病歷,願意接手。

     

    數年後,在一次的回診中,黃健予訪問振興心臟外科主任張忠毅,當時為什麼願意接下這個必死無疑的燙手山芋?主任笑著說:「做為心臟急症的後送醫院,振興從來不會、也沒有拒絕的權利!」

     

     

    生命跡象在讀秒中逐漸衰退

    振興不愧是國內最專業的心臟外科醫院,他們迅速的整合急救醫師及醫護人員,隨同急救設備帶上救護車,一路駛向汐止國泰救人。當黃健予被醫療管線五花大綁的送上救護車時,生命跡象已經在讀秒中逐漸衰退,到院前,心跳呼吸中止……

     

    這群振興急救人員很有經驗,在電擊與強心針的強力支撐之下,黃健予勉強維持生命跡象,直到進了振興開刀房,此時距病發倒下,已經超過了4個多小時……

    看更多:101歲人瑞心跳每分鐘只剩47下,「新型節律器」續命成功

     

    心臟停止73分鐘 緊急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振興心臟外科醫師陳怡誠成了黃健予日後的貴人。在做完置入氣球擴張術後,發現心肌壞死面積已經無法估計,只能先切斷病根,直接在開刀房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此時醫師判斷三條冠狀動脈已經糜爛兩條,於是先從左小腿上取下一條大隱靜脈,置換兩條冠狀動脈來創造新的血流通道,在心臟停止73分鐘之後,完成心臟三大手術之一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手術成功了,卻因大出血再度拉警報

    原以為手術相當成功,卻因為在急診室中注射過多的抗凝血劑,造成手術後的大出血,經過大量輸血之後,病況才又恢復穩定;漫長的急救,終於在12小時後告一段落。

     

    回到手術恢復室,前面似乎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術後恢復狀況如何?心肌壞死的面積有多大?這一切都得等待時間來考驗。

     

    死亡跟明天哪個先到?

    這一刻,更容易讓人感慨:死亡跟明天哪一個先到?再回首台灣這十幾年死於急性心肌梗塞的青壯人士,也許他們就是少了那麼一點運氣跟機會:

    2003年—柯受良

    2007年—馬兆駿

    2008年—廖風德

    2011年—茂伯

    2013年—戎祥、徐生明

    2014年—趙舜

    2015年—施寄青、翁大銘

    2016年—蔡辰洋、郭金發

    2017年—秦金生、鄭問、劉文雄

    2018年—馮定國、馬如風

    2019年—林清玄、高以翔

     

    心存僥倖,幾乎輸了一條命

    我們追思這些台灣的菁英份子,但凡人們都有一種僥倖的心態作祟,在被心臟內科醫生警告時,其實黃健予已經犯了一次的錯誤,這個錯誤讓他險險進了鬼門關,但是再回頭想想,埋下這個地雷,卻是早有跡象:

     

    從衛福部發布的心血管疾病的十大風險因子:遺傳、性別、好發年齡、抽菸、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缺乏運動、生活壓力、高血壓等十項因素來看,黃健予除了沒有糖尿病,也沒抽菸,其餘的八項風險均昭昭在列。

    看更多:8成心臟病、中風早死是可預防的!國健署說改掉6個壞習慣、培養這4個生活態度

     

    「我心存僥倖想和死亡對賭,最後輸了,輸了的下場幾乎就是一條命!」黃健予說。

     

    ◎本文摘自/《失去心跳的勇氣》黃健予著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