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心律不整中風機率高5倍!新療法「左心耳封堵術」可有效預防

  • 曾金月 報導
  • 2021/04/14 15:19
  • 69歲的徐女士3年前因突發心悸,才發現患有「陣發性心房顫動」。經中風風險指數評估,應長期服用抗凝血藥物治療。回到家後按時服藥,但曾連續2天半夜發生心律不整,心臟都快跳出來,她擔心睡到半夜死掉而不敢睡,又想到醫師說,這疾病發生中風的機率比別人高5倍,不想未來增加家人負擔,因此選擇接受「左心耳封堵術」,術後迄今並未有藥物不良反應(出血問題),讓她放下對腦中風的擔憂。

    看更多:60歲以上注意「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高10倍!胸悶後沒事仍要就醫

     

    心房顫動是腦中風常見的原因,青壯年也會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陳科維指出,在台灣發生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就是稱為「心房顫動」的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在長者族群相當普遍,甚至也有一定比例的青壯年病人。

    看更多:「 心房顫動」缺血性腦中風最危險因子!4.5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可提高存活康復率

     

    「心房顫動」發生時會在心房中漸漸產生凝結的血塊,血塊如果隨著血流離開心臟,到腦部或其他器官,就會堵塞住血管,造成該區域的缺血性梗塞,相當危險。因此,心臟科醫師都會偶而搭一下患者脈搏,確認沒有發生心房顫動。

     

    無聲無息、不會痛的最危險

    「像心房顫動這種心律不整的危險性,往往是無聲無息,病人所感覺到有心悸發作的時間,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陳科維說,心肌梗塞的危險性,一般民眾都曉得,也會特別注意胸痛症狀,但心房顫動從陣發性演變到持續性,可能病人自己都幾乎沒有感覺。

     

    「不會痛的最危險!」陳科維指出,門診曾有病人,長年嗜飲重口味咖啡,連飲料裡都要加咖啡粉,因健康檢查發現泌尿道問題就醫,卻無意間發現心律不整,診斷時已經是持續性的心房顫動,而病人反而很納悶,因為完全沒有任何感覺。

     

    ▲徐女士(右)感謝陳科維醫師的治療,讓她避免睡到半夜發生中風的風險。

     

    藥物治療仍有出血風險

    陳科維表示,傳統治療的方法是使用抗凝血藥物,讓血塊不易形成,但藥物使用可能會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例如增加出血風險,一旦受傷或需要拔牙等手術時不易止血,而若是忘記服用藥物或使用劑量不足,更可能造成中風風險增加。

     

    2種人不適用左心耳封堵術

    為了改善這樣的情形,目前已有一項新型心導管手術方式,即「左心耳封堵術」,可以在很短的手術時間內,透過大腿靜脈的微創傷口,將特殊設計的堵塞器送進左心房,把心房顫動中90%血塊來源的左心耳完全封閉起來,而大幅降低病人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率。

    看更多:心房顫動吃藥也無效?他手術治療不用再吃藥 心悸、氣促、胸悶都改善

     

     

    陳科維指出,這項手術仍有它的限制性,例如左心耳構造較複雜或過大的病人可能就不適合放置,術前也應與手術醫師詳細討論。

     

    陳科維提醒,如果常有心悸症狀,使用血壓計無法正確測量出心跳,或已知有心律不整的病人,應儘早到心臟科門診檢查,確診是否有心房顫動,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 圖片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