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跌倒為何屁股好痛?髖關節問題難診斷 可能和疝氣、婦科疾病有關!

  • 王家瑜 報導
  • 2021/04/15 15:51
  • 一下子覺得屁股痛,一下子又變成側邊痛……髖關節問題讓許多人困擾不已,醫師指出,髖關節問題相當複雜,經常合併下背、骨盆、周邊韌帶,甚至生殖器官、疝氣等,想要正確診斷實在費時又費力。

     

    髖關節疼痛位置難捉摸

    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在分享特殊案例──一位約50歲女性因為髖關節疼痛、鼠蹊部長期疼痛而就診。患者向醫師表示,最近沒有發生車禍,也沒有跌倒外傷,更沒有喝酒,長期服用藥物、類固醇病史等;從幾年前開始,髖部慢慢痛了起來,去骨科照了X光也沒有明顯異樣。

     

    「有時候痛前面,過一陣子會換到側邊,有時候會屁股深層痛,但是摸不到。」這名患者的疼痛範圍大約在鼠蹊部、大腿根部、髖關節附近,侯鐘堡判斷是髖關節退化造成,並採取髖關節注射治療,5到6次之後患者症狀逐漸改善。

     

    沒想到過了一陣子,患者因為其他問題到骨科就診,醫院幫他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竟發現股骨頭發炎,產生了囊泡,推測是骨頭退化導致骨髓發炎,進而使骨頭空洞化。

    看更多:「這年紀」的男人最容易髖關節壞死!愛喝酒又關節疼痛者快就醫

     

    髖關節問題不易診斷

    侯鐘堡說明,髖關節問題有幾種可能病因,可能是單純髖關節韌帶拉傷,也可能是髖關節撞擊症、髖關節退化,或是髖臼囊泡空洞化,也可能找出病因不在肌肉關節,而是內科問題(如疝氣)或婦科問題。

     

    針對髖關節問題,可透過X光檢查、理學檢查、超音波、磁核共振(MRI)骨掃描來診斷。侯鐘堡說明,X光可檢查出髖關節退化和撞擊務問題;理學檢查是透過髖關節活動度、鼠蹊部壓痛點、步態是否異常等面向來觀察。

     

    而超音波檢查可看出有無髖關節積水、發炎、骨刺等問題,且在PRP注射時,透過超音波導引可幫助注射部位更準確;MRI則是在一般治療效果不佳時,可進一步檢查是否有骨頭囊腫。

    看更多:身體向前彎會痛?慢性髖部疼痛 小心「髖關節唇」破裂!

     

    髖關節不宜過度伸展按摩

    侯鐘堡表示,治療方面,一般復健治療包括熱敷、短波、超音波、深層電療等,都有助於症狀改善;如果是比較嚴重的髖關節韌帶拉傷,或是希望較快恢復,可採取鎮波治療或高能量雷射。

     

    此外,髖關節問題也可能因為肌肉不平衡、肌肉無力、臀肌失能等問題造成,因此需要適度伸展髖關節,並積極強化髖關節週邊肌肉。侯鐘堡建議,透過矯正骨盆前傾、強化核心肌群、訓練臀肌、伸展腿後肌等動作,有助於改善髖關節問題;但髖關節特性不適合過度伸展或按摩,需要特別留意,以免反而加重病況。

    看更多:你得了「臀肌失憶症」嗎?5個錯誤行為害慘髖關節

     

    ◎ 本文出自/堡醫師的運動傷害診療室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