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原因有哪些?漏尿怎麼辦?如何治療?種類、預防、運動懶人包

  • 吳詠霓 整理
  • 2023/11/30 18:25
  • 尿失禁是指尿液在不自主的情況下,從膀胱漏出,輕微可能造成個人生活及衛生不便,嚴重還會造成社交及衛生困擾。尤其中年後的女性最為常見,65歲以上約5成有尿失禁問題。

     

    尿失禁的成因?

    容易導致漏尿的危險因子,包括高齡、更年期後、吸菸、肥胖、多胎自然產的女性,以及會長期勞動腹部、常提重物、有糖尿病、慢性咳嗽者,或是曾經接受過婦科手術、男性攝護腺肥大等。

     

    此外,平時經常憋尿、習慣性便祕,也會造成骨盆肌肉無法放鬆、尿道緊縮,影響排尿順暢。有些民眾隨意聽信不正確資訊,誤以為小便過程不停收縮尿道、中斷解尿動作,可以訓練提肛肌,但其實這樣反而會打亂膀胱收縮動作,造成排尿不順、小便解不乾淨。

     

    尿失禁的種類有哪些?

    尿失禁的類型有很多,以應力性尿失禁最常見,占40%;急迫性及混合性尿失禁其次,占25%;其他類型則占10%。大致分類如下:

     

    應力性尿失禁

    由於骨盆底肌肉鬆弛、收縮無力或尿道括約肌功能受損,在咳嗽、打噴嚏、大笑、跑步或提重物等增加腹壓的動作時,導致漏尿。這是婦女尿失禁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生在停經後或生產後的女性,生產會使局部的韌帶和肌肉受傷。此外,應力性尿失禁與肥胖、慢性咳嗽、便祕、長期粗重工作亦有密切關係。

     

    急迫性尿失禁

    由於膀胱病變,過於敏感、過動,會不由自主的收縮,導致無法憋尿而漏尿,常伴隨嚴重的急尿、頻尿及夜尿等症狀。除了健康的人,也常發生在有糖尿病、中風、失智症、巴金森氏症或多發性硬化症的患者身上,亦可能是早期膀胱癌的警訊。男性攝護腺肥大壓迫到膀胱,也可能導致急迫性尿失禁。

     

    混合性尿失禁

    同時有應力性及急迫性尿失禁。

     

    滿溢性尿失禁

    由於膀胱出口長期阻塞或膀胱收縮無力,使尿液持續累積,直到膀胱過度飽脹,尿液不自主溢出。較常發生在年紀大的男性,因膀胱被堵住致使尿液溢出;曾做過子宮頸癌根除性子宮切除手術的女性,或是部分糖尿病患,因神經感受度變差,膀胱很脹卻無感,也會造成漏尿。

     

    暫時性尿失禁

    常見原因是發炎、感染、便祕或藥物副作用,像是部分精神科藥物等,只要治療症狀或停藥後,即可回復正常。

     

    功能性尿失禁

    常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雖然其泌尿系統功能好,但因關節炎或不良於行,以至於到廁所有困難所造成。

     

    誰容易有尿失禁?

    任何人都有可能發生尿失禁,最常發生在年紀大的人身上,65歲以上至少每10人就有1人苦於失禁,隨年齡增加,尿失禁的情況會愈來愈明顯。

     

    性別方面,由於女性在生理構造上尿道較短,所以比男性更容易出現尿失禁的問題。此外,泌尿道感染、停經後女性荷爾蒙缺乏、吸菸、懷孕、生產、慢性肺部疾病、勞力粗重工作等,也都是造成女性容易尿失禁的原因。

     

    ▲尿失禁自我檢測。

     

    尿失禁如何預防?

    要預防尿失禁,平時除了要避免憋尿、常提重物與過度勞累,飲食上建議少吃生冷、利尿的食物,如大白菜、白蘿蔔、薏仁等,也要少喝茶、咖啡、可樂等含咖啡因的刺激性飲品;平時也要多做運動,保健骨盆腔;男性過50歲建議定期檢查攝護腺。

     

    如何保養骨盆?

    應避免長時間站立、避免便祕、戒菸、治療慢性咳嗽、維持正常體重、限制抬舉重物、穿合適的束腰帶(將綑綁兩側下拉跨過髖骨,使壓力點落在兩邊骨頭,不要壓迫肚子,避免壓迫子宮下垂),可多做骨盆底肌運動。

     

    正確的小便姿勢也能幫助放鬆骨盆肌肉、尿道,順暢解尿,建議女性在排尿時應坐穩在馬桶上,兩腳自然張開、身體微微向前傾,盡量讓兩腳平踩在地板上。

     

    尿失禁如何治療?

    不同類型及程度的尿失禁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以傷害性愈輕的治療方式為優先,主要分3階段,分別是行為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1階段:行為治療(保守治療)

    尿失禁症狀輕微時,最重要的是勤做「凱格爾運動」,即練習骨盆底肌肉群的收縮,反覆收放陰道、尿道和肛門附近的骨盆底肌肉,強化骨盆底肌群,長期訓練約有半數病人可改善症狀。建議透過專業指導員協助學習,以免姿勢錯誤導致症狀加劇。

     

    另一方法是使用「磁波儀」,透過電流或磁波刺激骨盆底肌肉,促使骨盆肌肉收縮、運動,達到強化骨盆底肌群,改善尿失禁。還有一種方法是「生物回饋訓練」,利用電腦螢幕影像正確訓練凱格爾運動,可清楚經由電腦螢幕看到做的是否正確並評斷是否進步。有60%~80%可藉由此療法改善。

     

    2階段:藥物治療

    若保守治療未見改善,須使用藥物治療。針對應力性尿失禁,常使用的是三環抗憂鬱劑,若為停經婦女可使用雌激素來改善;針對急迫性尿失禁,最廣泛使用的是抗膽鹼藥物,抗膽鹼藥物降低膀胱收縮力道;另一種則是Beta-3腎上腺接受體作用劑,可放鬆膀胱,減少排尿頻率與急迫性。不過,藥物治療可能導致副作用,例如口乾、視力衰退的問題,或是小便尿不出來等。

     

    3階段:手術治療

    主要針對應力性尿失禁,目前主流是做「無張力性中段尿道吊帶術」,在中段尿道放置人工網膜,透過人體自行纖維化的效果,讓網膜與尿道旁組織產生鑲嵌及固定的作用,使骨盆底支撐力更加穩固,減少用力時漏尿機率。此手術成功率達9成以上,傷口小、併發症少,住院時間也短。

     

    尿失禁一定要手術嗎?

    有輕中度的應力性尿失禁但不想手術,「陰道雷射」是介於骨盆復健運動與尿道懸吊手術之間的新選擇。此種雷射手術不用開刀,而是在陰道內放入雷射探頭,利用雷射高能量光療方式,以光熱效應產生熱能加熱陰道黏膜,促進膠原蛋白及血管增生,使陰道黏膜變厚並恢復彈性;女性的尿道跟陰道相鄰,因此對尿道也會有支撐效果。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