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菜竟害得敗血症!醫:年菜怎麼加熱才安全?隔夜菜會致癌嗎?

  • 丁彥伶 報導
  • 2024/02/19 14:27
  • 60歲男吃年菜竟然害肝膿瘍!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表示,1位60多歲、有腹部淋巴癌病史,過年前才做過化學治療的男性病例,新年吃完年菜後突然感覺很累,量血壓發現高壓只有60,結果竟是因為吃年菜引發肝膿瘍併發嚴重敗血症。醫師提醒,新年假期剛過,很多人家裡還有過年沒吃完的年菜,提醒處理要小心,否則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的危險。

     

    60歲男吃年菜 疑九孔、蝦子未完全加熱,竟害得肝膿瘍

    錢政弘日前在臉書上分享,最近他幫同事查房,發現1位60多歲、有腹部淋巴癌病史,過年前才做過化學治療出院的男性,這次住院的原因是肝膿瘍,目前仍在進行抗生素治療。他詢問患者是什麼原因發生?有什麼症狀?

    看更多:夫妻先後罹大腸癌,大腸癌會傳染?醫說「1習慣」不改恐全家陷罹癌風險

     

    病人說,他新年吃完年菜後的早上起床,突然感覺非常疲累,而因為他每天早上都會量血壓,竟然發現他的收縮壓,也就是高壓只有60,雖然沒有特別症狀,但家人仍趕快將他送急診,在急診時,他沒有發燒,也沒有腹痛症狀,但血液檢驗卻發現他已經有嚴重敗血症。

     

    再檢查才發現患者的肝臟有5.3公分的肝膿瘍,引流的膿液培養出兩種細菌感染,因為他的白血球掉到2000以下,才會合併低血壓,血壓高壓只剩60毫米汞柱,只到正常人的一半,錢政弘說,這已經算是嚴重的敗血症,所幸病患定時量血壓,警覺性也夠高,知道低血壓的危險性,及時就醫處理。

     

    ▲基隆長庚醫院錢政弘指出,60多歲患者因為吃未充分加熱的年菜而引發肝膿瘍。

     

    錢政弘詢問病患:「你這次驗出兩隻細菌感染,到底吃了什麼食物?」患者說,其實他因為癌症有做化療,一年來飲食非常小心,不吃任何生冷的東西和甜食。過年的時候,家人特別準備九孔和蝦子給他,他說「我吃的時候有感覺像是沒有蒸熟,大概是這個問題吧!」由於最近才剛過完年,很多人家裡可能還有不少年菜,錢政弘特別提醒,接下來幾天是剩菜再加熱的高峰,身體欠佳的人不要太勉強。

     

    年菜、剩菜加熱不完全 最易引起食物中毒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劉巧雯表示,其實常遇到民眾吃剩菜而吃出問題,特別是在每年過年期間更嚴重。因為過年的年菜往往是大盤的大魚大肉,本來是給回家的全家人一起吃,但過年後有些家人返回工作崗位或學校,一大盤菜只有1、2人吃,一次吃不完再熱,第二次吃不完又再加熱,加熱不完全可能引起食物中毒,而食物反覆加熱,菜的營養流失,肉類食物還可能產生毒素。

     

    劉巧雯說,很多人習慣會把剩菜拿來隔天吃,或拿來帶便當,雖然「惜食」是不錯的觀念,可是剩菜最怕的是「沾到大家的口水」,口水中含有多種細菌,如果保存不當,隔天食用時又沒有充分加熱,很容易因為食物中滋生細菌而發生食物中毒。

    看更多:變胖了!快吃5種最強微清腸食物 消積食、清宿便、不腹瀉

     

    年菜、隔夜菜 最多只能加熱一次

    她提醒,年菜或是平常的隔夜菜,最多只能加熱一次!如果保存起來的食物很大一盤,但只有一個人要吃,最好是先挖出一人份的量來加熱,其他的要小心冰存,但也最好在1、2天內就吃完。

     

    一次煮太多 在未開吃前就要先拿起來

    劉巧雯建議,做比較大量的菜要留著隔餐吃或帶便當時,最好是在一開始大家都還沒有動口前,就先把可能吃不完的部分先拿起來,略微放涼後就馬上冰起來。年菜因為是擺在桌上讓全家人一起吃,感覺團聚的氣氛,所以可能沒辦法在一開始大家還未開動前就把食物分裝,但是建議大家以後有類似聚餐時,可以用公筷夾菜,避免口水混雜,並且在菜端上桌2~3小時內把多餘的食物冰存起來。

     

    隔夜菜冷藏要1、2天內吃完 冷凍要一個月內吃完

    如果是放冷藏,最好在1、2天內吃完,冰冷凍也要在一個月內吃完,不要誤以為冷凍起來可以擺幾個月都不會壞,食物放太久如果脫水,食物也會變得不美味、變質。

     

    而脂肪類或肉類等蛋白質食物也不適合反覆一再加熱,特別是香酥油炸食品,油脂經過二次加熱就易形成致癌物質丙烯醯胺。海鮮類如鮪魚、鯖魚、鰹魚等富含組織胺,隔天吃可能會引發食物過敏。至於過去常有人提到「隔夜葉菜類含亞硝酸鹽,可能致癌」,劉巧雯說,因為蔬菜上的氮肥經清洗就可洗掉表面上的亞硝酸鹽,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出葉菜放隔夜會提升致癌率,但是蔬菜加熱後裡面的葉酸、維生素B、C、E等抗氧化營養成分都會流失,建議當天吃完比較好。

    看更多:年菜食材又放到爛?專家教你用鎖鮮袋保存 鎖住新鮮延緩衰敗

     

    ◎ 圖片來源/翻攝自錢政弘臉書.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錢政弘醫師.劉巧雯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