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健忘還是失智?壯世代必學一課:自我評估、觀察長輩 別拖到來不及

  • 丁彥伶 報導
  • 2024/06/25 11:49
  • 辛苦工作十幾二十年,收入增加了,許多50多歲的壯世代開始想好好享受人生,卻面臨了自己健忘、父母記憶力減退等問題。醫師提醒,壯世代要學的第一課是:學會判斷自己是否有記憶衰退、長輩是否有早期失智症狀,及早處理才能延緩失智惡化,不要拖到來不及。

     

    桃園療養院臨床心理科謝文菁心理師表示,失智症不只是人「變古怪」或自然老化,而是一種需要及早治療的腦部功能退化疾病。許多家庭成員誤以為患者只是變得固執,忽視了就醫的重要性,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需要醫療介入的疾病。

    看更多:每天走1萬步 失智機率不降反升?失智症權威揭「大數據證實」防失智祕訣

     

    正常老化與失智症記憶力減退怎麼區分?

    但很多人常不知道如何分辨是老化或失智,心理師表示,一般來說,正常老化的情況下記憶力也可能會減退,但不至於會影響到日常生活,而且經過提醒或回想是可以自己回想起來的,但如果是失智,即便提醒也仍沒辦法回想起來。

     

    例如很常見的是很多人常會忘記自己在燒開水,如果是一般太忙而忘記的人,雖然忘記自己剛剛在廚房燒開水,但是走回廚房看到水開了,自己就會想起來。但如果是失智的人,不但沒有辦法想起來,反而還會質問別人「誰燒開水忘了關?」

     

    失智症涵蓋多種症狀 嚴重影響生活

    桃園療養院神經內科簡仲賢醫師說,失智症(Dementia)涵蓋多種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語言能力下降、空間感喪失、計算能力下降、判斷力變差、抽象思考能力減弱和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還可能出現行為改變、個性變化、妄想或幻覺,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其人際關係和工作能力。

    看更多:1分鐘自我檢測:腸道年齡是否超齡?一切疾病從腸道開始!整腸減齡這樣做

     

    輕度失智不易察覺應定期評估

    簡仲賢醫師提醒,由於記憶力衰退是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輕度失智患者看似正常,意識清晰,日常生活尚能自理。雖然有認知障礙,但尚未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因此周圍人常誤以為這只是年老的自然現象。

     

    只有與患者朝夕相處的人才會注意到異常。因此,當家人出現記憶力下降、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情況時,不要輕視這些症狀,應該進行全面的評估,以確定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是否存在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可控制的風險因素,或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減緩症狀惡化。同時,需定期檢查以監測病情,及早進行治療。

     

    及早識別治療可提高生活品質減輕負擔

    簡仲賢醫師提醒,及早識別並治療失智症症狀,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相關早期症狀,請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新型腦醫學工具可助失智症評估與治療

    桃園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詹佳祥醫師指出,除了壯世代觀察長輩的狀況以外,近期新型的腦醫學工具,如近紅外光腦光譜儀(fNIRS, 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和經顱磁刺激術(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等,逐漸在腦功能評估和失智症介入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將可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多助益。

    看更多:72歲女星失憶、口齒不清是「腦梗塞」!江坤俊曝每3秒多1人失智 按5穴位防失智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桃園療養院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