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為了你好!」聽到這句話就動怒?1招教你分辨「真假意見」

  • 王家瑜 整理
  • 2021/03/19 15:00
  • 「我受不了開口閉口「我是為你好」的朋友。雖然我不討厭對方,他說的話也沒錯,但就是抑制不住內心的氣惱,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想了…… 」這完全就是自己的領域被他人侵犯時,所感受到的不快。

     

    即使對方說的沒錯,但當他說出「我是為你好」 時,就等於侵入了這邊的「領域」。對方說是「為你好」,但什麼是真的對自己好,只有自己才知道。在這個例子中,如果能理解自己是因為「領域被侵犯,所以感到不快」,就能將自己的心情做好某種程度的整理。

     

    要是想實際解決這個問題,就告訴對方:「可以不要這麼說嗎?我覺得壓力很大。」再不然,也可以當成對方是在他的「領域」裡自說自話,跟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若是努力溝通之後,對方還是不肯停止,或許和他保持距離會更好一些。

    看更多:生活消極沒動力?4個原則「獎勵自己」效率變高、信心提升了

     

    接收到他人的建議,非得全盤接受嗎?

    這個例子需要注意的是「不知道該怎麼想」這個部分。被對方侵入「領域」還遭受肆意論斷,這顯然是令人不快的狀況,縱使如此,只因為對方說了「我是為你好」,總覺得不應該反感……此刻就是需要重視自己情緒的時候了。

     

    這並不是說,當下這種無法止住怒氣的狀態是好的,而是因為這些怒氣,是由「應該要感謝對方跟自己說這些話」的思考模式所造成的——認為自己應該感謝對方,但又覺得委屈而忿忿不平。

     

    在這樣的狀況下,最需要重視的不是「應該」,而是「自己的領域被侵犯時所感受到的不快」這份最初的情緒。或許有人會想,「如果太過重視自己的情緒,不會因此無法接受他人的建議而難以成長嗎?」就是受制於這種想法,大部分的人才會對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領域侵害」變得反應遲鈍。

    看更多:不想讓下一代有缺憾…女兒卻怪罪她「害我什麼都不會!」 劃清界限很重要

     

    1招分辨:哪些建言對自己有幫助?

    人類是時刻都在進步的存在,但每個人的步調及過程都不相同。在進步的過程中,若是在恰好的時機幸運地獲得恰好的指導,就能得到飛躍性的成長。何時獲得什麼資訊對自己最有助益,唯一清楚的只有自己;如何判斷哪些資訊對自己有益,就以當中有沒有「否定自己的要素」做為檢視的基準。

     

    即使乍聽之下是好的資訊,只要當中含有「否定自己的要素」,這項資訊就失去用處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勸告」(advice)。所謂的勸告,都是建立在否定對方的現狀之上。「這麼做比較好吧」的意思,就是「你這裡做得不對,改成這樣比較好吧」。自己的現狀被否定,任誰都會覺得受傷,就算認為對方說的沒錯,但一被勸告,還是會感到不快,這是很自然的事。

     

    提出建議時,千萬別先否定他人

    當然,還是會有些建設性的意見,而最有助益的就是掌握對方的現狀,在認同對方的基礎上,再提供建議——「如果想達成這個目標,這邊調整一下方向如何?」。那麼,接受者要如何判斷什麼是「含有自我否定要素的勸告」,什麼又是「有益的建言」呢?最容易判斷的方式,就是當別人建議「改成○○如何呢?」,自己卻會覺得抗拒、不舒服,那就代表當中含有否定自己的要素。

     

    舉例來說,偶爾不小心忘了關燈,結果被勸說:「最好要隨手關燈喔,你好像不太注重環保呢。」這種時候,真的很容易引發「情緒化思考」,覺得「你又懂我什麼,隨便這樣論斷別人」,於是便演變成「偏離目標的防衛」。

    看更多:所有人都喜歡被讚美…1句發自內心的讚美 造就2個不可思議的改變

     

    ◎ 本文摘自/《你可以生氣,但不要越想越氣》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名醫觀點、養生妙招都在這!快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
    →最新健康資訊不漏接!快點我加入【健康2.0 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