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心疫情坐立難安搞操煩,醫籲轉念!巧用3C拉近距離,隔離不孤單

  • 許寶仁 報導
  • 2022/05/17 20:23
  •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近日每天都有數萬人確診,確診者得宅居14天,密切接觸者7天,當家人或自己健康出現狀況時,心裡也都有苦;一位全家4口接連確診的父親就說,他不但要擔心不能接工作沒錢賺,看著2個孩子接連著發燒、又咳又吐,「心中充滿惶恐,擔心還在隔離的家人有什麼狀況,能不能平安健康度過」。身心科醫師觀察到,愈來愈多人有類似的「心苦」。

    看更多:中醫師都在練的呼吸法!一個小動作讓氧氣深入腹部,拒絕快樂缺氧

     

    擔心確診、怕傳染家人 想太多自己嚇自己

    衛福部南投醫院身心科沈政男醫師指出,許多人在被知道自己需要隔離時,常見的反應是「我會不會確診?會不會演變成重症?」有些人早先就有廣泛性焦慮症,或情緒性問題,在疫情緊張的氛圍下,感覺壓力又上身了;如果自己成了確診者,除了要面對自身的健康問題,還多了一層愧疚感,擔心把病毒傳染給家人,尤其長者或幼兒,甚至聯想到,身為家中支柱的自己萬一成為重症,家人該怎麼辦?

     

    沈政男醫師說,容易「搞操煩」的人多半也擔心健康,有慮病傾向,在疫情升溫時跟著緊張焦慮,關在家裡,感覺到原本外界的刺激被剝奪,感官和思路的敏銳度下降,一再煩惱著萬一染疫該怎麼辦?無法專心做事,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肌肉緊繃、容易疲倦等「症頭」都出現了。如果焦慮的情況維持一段時間沒有緩解,就可能出現沮喪、悶悶不樂、胃口變差、無助無望等憂鬱症狀。
     

    所幸,大部分人了解客觀訊息後可以逐漸安心,這類焦慮情況相當少見,畢竟隔離頂多兩三周。沈政男指出,最常見的隔離症狀是失眠,一來因為擔心染疫;再者,隔離期間作息改變,也可能影響睡眠。此外,也有少數人被「PCR陽性」嚇到,出現急性壓力症狀,除了焦慮與失眠,在解隔離後更擔心再度染疫,甚至不敢出門。

    看更多:心臟權威振興院長魏崢染新冠!喉痛連喝水都困難 力推「3藥8食物」止痛抗發炎

     

    收集正確疫情資訊 沙盤推演不慌亂

    要避免隔離帶來這些身心症狀,沈政男醫師建議從認知上著手進行「轉念」,首先應收集正確的疫情資訊,並熟悉確診後處理流程,才不會手忙腳亂,或自己嚇自己,這是生活智慧的練習。在隔離期間保持作息規律,不要沒事就躺床,也不要因為無聊而大吃大喝;挪出室內空間做點運動,有助於紓解煩悶和壓力;如果原本有身體或心理疾病,隔離前先準備好充足的藥物,不要中斷治療。

     

    視訊或通訊可以看診,當然也能聯絡親友和同事,沈政男醫師說,隔離不等於孤立,在不過度使用的情況下,不妨藉網路讓親友陪伴自己,保持身心健康;若與確診者同住一戶,只要把握好原則,距離1.5公尺以上,做好防疫措施,也並非完全阻絕人際往來。


    醫師表示,以國內疫情狀況來看,感染Omicron以輕症或無症狀居多,防疫措施定位為與病毒共存,居家隔離者不需要過度擔憂。等到解隔離後,要是煩悶、壓力或各種身心症狀還持續,超過2周,建議到身心科接受專業協助,甩脫被社會隔絕的孤獨無助感。

    看更多:自律神經失調渾身不對勁!身心醫師授7大要領 不吃藥啟動自癒力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沈政男醫師

     

    →字體放大好閱讀,收藏文章更便利!點我下載【健康2.0 APP】
    關懷自己、遠離婦癌:專家解惑、防癌照護須知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