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症患者4.5%死於自殺!醫曝2行為3種病是前兆

  • 李南燕 整理
  • 2024/09/06 17:05
  • 聯醫松德與北醫團隊針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防治」之新研究發現,需從患者年齡個別差異之因素切入,擬定自殺防治策略。其中,失業是25歲到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各年齡層共通的情況是:在自殺發生前3個月左右,最常合併憂鬱症和睡眠障礙。而心臟病、肺炎以及中度或重度腎病而且年齡在65歲以下的患者,會增加自殺風險。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知名的北歐精神醫學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2024》。

     

    分齡施以不同策略 可降低自殺風險

    此研究結果是跨院研究團隊合作而來,包括北市聯醫松德院區醫師林月屏(第一作者)、陳文瑩、潘俊宏、郭千哲教授(通訊作者)、北醫團隊教授蔡尚穎,以及馬偕醫院教授陳喬琪等,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自殺防治提供重要的實證資料,供醫療機構和精神健康第一線專業人員參考。應針對不同年齡層的思覺失調症患者制定適當的治療措施,即能更有效降低自殺風險。

    看更多:常幻聽?恐是思覺失調症上身!停藥半年復發率破5成 把握「關鍵時機」治療效果好

     

    罹病加上失業 自殺風險更高

    台北市立聯醫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林月屏在報告中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平均壽命比一般人短約1015年,且約有4.5%的患者可能死於自殺。然而,隨著臨床醫療和社區康復體系的進步,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平均壽命也有逐漸延長的趨勢。失業是25歲到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老年思覺失調患者 自殺率高於一般老人

    而為了有效預防自殺,林月屏發現,過去的研究曾探討患者的自殺風險因素,少有同時考慮各年齡層的研究。因不同年齡層可能面臨不同的心理或生理挑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運用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和全國死亡檔案的大數據資料,進行世代追蹤和年齡分層的巢式個案對照研究,分析了不同年齡層患者自殺的風險因素。林月屏指出,年輕思覺失調症患者(尤其是25歲以下)的自殺風險最高,隨著年齡增長,風險略為降低。不過相較於一般老人,老年患者的自殺率仍高於同齡人口。

    看更多:思覺失調症患者矛盾行為:不認病卻吃藥!醫揭「雙重定向」

     

    她說,患者在自殺發生前3個月,各年齡層患者最常合併憂鬱症和睡眠障礙,而54歲以下患者則易合併酗酒或成癮性藥物使用。在生理疾病方面,心臟病、肺炎以及中度或重度腎病在65歲以下會增加自殺風險。此外,失業是2564歲思覺失調症患者自殺風險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

     

    協同這份研究的教授郭千哲表示,在思覺失調症患者的治療中,除了關注合併的精神疾病外,生理健康問題和就業狀況也應列入評估範疇。憂鬱情緒仍是自殺的重要因素,但有些患者可能難以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受症狀干擾,臨床上須進行細心評估。

    看更多:破解思覺失調症大腦之謎!用影像數據量化嚴重度 不再擔心不定時炸彈

     

    他指出,在不同年齡層中,老年思覺失調症患者的自殺風險仍較普通族群高,值得關注。在中年之前,限制酗酒和防止毒品濫用至關重要。對於還在工作年齡的患者卻處於失業狀態,應進行相應康復和心理適應介入輔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林月屏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