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查!頭暈、失眠、記憶差都是高血脂前兆 中醫推1茶飲降血脂

  • 羅以容 整理
  • 2023/06/15 14:42
  • 動脈硬化與「血脂異常」息息相關,「高脂血症」是引發動脈硬化的一大要因,與高血糖症、高血壓症併稱「三高」,若無故感到頭暈頭痛、失眠、胸悶、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四肢沉重麻木,都是高脂血症的前兆。

     

    高脂血症在中醫觀念裡視作「痰濕」,與心、脾、肝、腎四臟有關,中醫經典《素問》有言:「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可見食物入胃後,會反映在身體的五臟六腑及血脈。

     

    中醫認為動脈硬化最終歸屬「血瘀」範疇,治療宜益氣活血,常用黃耆補氣以活血化瘀,改善動脈硬化,且根據現代藥理學顯示,黃耆具有擴張血管、降血壓、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另中醫師更會常以中藥三七和丹參的活血化瘀作用,以降低冠狀動脈阻塞、腦血管阻塞、周邊動脈硬化的風險,縮小缺血範圍以及避免組織缺血缺氧。

    看更多:想控制膽固醇、血壓、減重?中老年必吃豆類大解密!掌握營養比例 擁有健康祕訣

     

    1茶飲降血脂、防動脈硬化:絞股藍何首烏丹參山楂飲

    材料

    絞股藍、何首烏、丹參各15克,山楂10克。

     

    作法

    將材料加水1000毫升,以中火煮開成藥茶,去渣後可調入蜂蜜。每日一劑,代茶飲用。

     

    功效

    絞股藍富含絞股藍皂苷,民間稱不老長壽藥草,可降壓降脂。何首烏亦可降血脂。全方具有滋陰潤燥、補益五臟、通經活絡的功效,特別適用於肝腎陰虛或兼絡脈瘀滯證型的動脈硬化、高血壓、慢性肝炎。

     

    Tip

    上述一包藥可用同樣水量再回煮一次。一日一包,一周約服用二~五包。當日未服用完的可放於冰箱冷藏。

    看更多:白冰冰自曝曾鼻眼冒血、血壓飆230送急診!江坤俊推1招有效控血壓

     

    降血脂、對抗動脈硬化的生活對策

    年過三十歲後,基礎代謝率逐年下降,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則逐年增加。因此,人到中年後,血脂往往偏高,加上現代人高油高脂的飲食,引發了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等,大大提升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

     

    1.少量多餐

    有研究調查6064歲的老人,發現若總熱量相同,每天吃兩餐的人和每天吃五餐的人,會多30%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可推斷空腹時間較長,體內脂肪積聚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建議患者少量多餐,每餐最多七分飽。

     

    2.晚餐時間規律正常

    晚飯時間過遲,並且進食難消化的食物,會加速膽固醇在動脈壁上的沉積,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

     

    3.少吃精緻澱粉

    在稻麥的麩皮裡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纖維素,多吃粗糧能增加膽固醇的排泄,相對的,若食物被加工得太精細導致纖維素被破壞,會因為不容易產生飽足感而過量進食,衍生血管硬化、高血壓發病率增高的問題。

     

    4.限制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

    過度食用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豬肉、豬肝、皮蛋、魚卵、蟹黃、奶油等,可能會引起血脂升高。

     

    5.避免高糖飲食

    糖分攝入過剩會使肝臟合成脂質的作用增強,轉化為三酸甘油酯使血脂含量增高,冠狀動脈發生血栓的機會也就增多。

     

    6.多食可降血脂、抗動脈硬化的天然食物

    許多人不喜歡的大蒜、洋蔥等重味食物,以及紅麴、菌菇類、海帶、黑木耳、紫菜等,都有降血脂作用。

     

    7. 改變做菜方式

    做菜儘量以蒸、煮、涼拌為主,少放油、少吃煎炸食品,並減少食鹽的攝入。

     

    8.食用不飽和脂肪酸

    主要來源為多種植物油和魚類、豆類、瘦肉等,特別是深海魚油中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除了能降血脂,還有降低血黏度、抗血栓、預防心肌梗塞的功效。

    看更多:三條心血管都塞住 70年代走紅資深男星肺感染住院卻心臟停止「沒想到那麼嚴重」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本文摘自/《
    中醫對症調理 居家養生寶典:藥膳食療X外治秘方X穴道按摩,羅明宇博士的30年醫案筆記&日常保健療法》羅明宇 著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