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傳蜱蟲咬致Oz病毒死亡,到奈良摸鹿=摸蜱蟲?這些動物、這些地方都危險

  • 丁彥伶 報導
  • 2023/06/27 12:05
  • 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證實茨城縣有位70多歲婦人去年因心肌炎病逝,進一步調查發現,疑似是因蜱蟲感染奧茲病毒(Oz virus),為全球首例感染Oz病毒死亡案例!國內知名旅遊部落客魚漿夫婦上傳Twitter截圖示警,提醒國人赴日旅遊,如果到奈良玩別亂摸鹿,因為鹿遭蜱蟲寄生,連日本人都說:「到奈良摸鹿等於摸蜱蟲!」疾病管制署提醒,蜱蟲常藏身於草叢,即使未碰觸動物也可能跳上身,外出最好穿著長袖衣褲並使用含敵避等防蚊液,也能有效避蟲。

     

     

    ▲知名部落客「魚漿夫婦」在臉書上截圖奈良當地知名部落客照片,提醒日本奈良的鹿身上潛藏蜱蟲,小心摸鹿也招蜱蟲上身。

     

    據報導,該婦女先是出現倦怠感、食欲下降、嘔吐、關節痛、高燒達到攝氏39度,醫院一度以為單純是肺炎,經抗生素治療症狀持續未改善,住院期間發現她的右腳被蜱蟲叮咬,雖然積極治療,但婦女仍在住院26天宣告不治。醫院將其心肌細胞送驗,才確認是Oz病毒。

    看更多:爬山小心遇「八腳怪」吸血24小時死不鬆口!醫:千萬別用手拔 毛孩也可能被咬

     

    其實在今年5月,高雄市常玉皮膚科診所林工凱醫師就在社群網站分享病例,指出一位女性患者赴日旅遊返國後,就出現肩膀部位疼痛持續10天而來就醫,經檢查發現她的肩膀上有顆小贅肉,仔細一看,上面有條黑色的絲線,用鑷子夾,竟夾出一隻吸血吸得飽飽的蜱蟲,所幸婦女並未因此感染病毒。

     

    Oz病毒為日本於2018年在愛媛縣首次發現,後來在山口縣也發現有2人出現Oz病毒抗體反應,而千葉、岐阜、三重、和歌山、大分等地,在獼猴、野豬、梅花鹿等動物身上,都曾檢查出Oz病毒抗體,顯示以前感染過。此病毒為人畜共通傳染,主要傳播的途徑之一即蜱蟲傳播,過去尚未有人因此病毒死亡,此為奪命首例。而據野生動物血清抗體調查推測,Oz病毒分布於日本境內,因此到日本旅遊必須小心。

     

    據魚漿夫婦出示的照片顯示奈良公園的鹿身上潛藏蜱蟲,但其實不只有鹿可能被蜱蟲寄生,疾管署指出,蜱蟲常棲息在草叢、樹林,會等候宿主經過,再趁機緊貼宿主身上進行吸血。幼蜱主要寄生於野生囓齒動物;成蜱則常寄生在較大型的哺乳動物,例如:鹿、牛、狗等。

     

    穿著長袖長褲、噴含敵避等成分的防蚊液

    所以在野外接觸動物或是經過草叢都要小心!而最好的方式是穿著長袖長褲、包鞋,褲腳和鞋子間要拉緊,避免皮膚裸露而讓蟲有可侵之機。也可預先噴含敵避等防蚊液,也能有效防蜱蟲上身。蜱蟲一旦抓附到人的衣褲或皮膚上,會慢慢移行到皮膚柔軟及潮溼的地方,常見部位包括頭皮、腋下、胯下、膝蓋後側、肚臍下方及腰部等部位。所以戶外活動之後,如果在這些部位突然出現異狀,要特別注意。

    看更多:登山熱季瘋百岳 高山症頻傳!吃威而鋼防高山症?醫:亂吃恐更嚴重 「這類藥」必備

     

    發現蜱蟲上身別硬拔

    發現身上遭蜱蟲叮住要小心,因為蜱蟲在叮咬人的過程中會將布滿鋸齒狀倒鉤的「口器」插入皮膚、固定在宿主皮膚上,移除時不能直接拔掉,否則可能蟲拔掉了,口器還插在皮膚上,疾管署建議要用鑷子夾住,用緩慢且穩定的力量往上拉,不要用扭的或抖動方向拔掉。如果沒有鑷子也可以用手套或衣服包覆的手指取代,移除後用酒精、優碘、或肥皂水清洗叮咬處。如果移除時蜱蟲口器仍卡在皮膚,不要積極挖出,以免皮膚受傷,只需塗抹消毒藥水即可。

     

    不只日本的蜱蟲有危險,今年5月美國也傳出緬因州有成人遭蜱蟲叮咬感染波瓦桑病毒(Powassan virus)死亡,大陸的蜱蟲也有引發致死率達17%的「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風險,不僅當地出現多起案例,國內也曾接獲境外移入案例。

     

    蜱蟲吸血也傳染多種可怕疾病

    疾管署提醒,蜱蟲在吸血時可能將各種細菌病毒傳染人類,包括萊姆病 (Lyme disease)、Q熱 (Q fever)、兔熱病(Tularemia)等,因此在移除蟲體後,還必須追蹤觀察有無得到蜱蟲傳染性疾病。蜱蟲病發病潛伏期為7~14天,如果觀察期間有發熱、無力、噁心、嘔吐等現象,或有頭痛、肌肉痠痛、腹瀉、蟲咬處搔癢或疼痛,都要趕快就醫。

    看更多:上山掃墓當心這種病會致命!台灣這區最危險 醫曝5大感染徵兆

     

    ◎ 圖片來源/記者張允曦攝.翻攝自魚漿夫婦臉書
    ◎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署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