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也環保!台灣「碳標籤草莓」帶頭衝 環境部認證 綠色消費新選擇

  • 許寶仁 報導
  • 2024/05/08 15:31
  • 這是台灣第一個獲得碳標籤認證的草莓!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輔導台一休閒農場,經過一整年的努力,通過環境部關鍵性審查,成功取得「產品碳足跡標籤」。這項突破不僅擴大了碳標籤在農產品領域的應用,更有助於推動綠色消費,減緩全球暖化。

     

    碳標籤是什麼?

    根據環境部「產品碳足跡資訊網」的說明,「碳足跡標籤」又稱「碳標籤」或「碳排放標籤」,是一種用以顯示公司、生產製程、產品(含服務)及個人碳排放量的標示方式,其涵義是指一個產品從原料取得,經過工廠製造、配送銷售、消費者使用到最後廢棄回收等生命周期各階段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經過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的總和。
    看更多:吃飯「這樣做」就有助環保永續!高雄長庚邀鄰里走出戶外 守護健康愛地球

     

    透過碳標籤制度的施行,能使產品各階段的碳排放來源透明化,促使企業調整其產品碳排放量較大的製程,也能促使消費者正確地使用產品,以達到減低產品碳排放量的最大效益。全球最早推出的碳標籤,是英國政府於2001年所成立的Carbon Trust,在2006年所推出的「碳減量標籤」。

     

    目前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泰國、澳洲等國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碳足跡相關政策與工作的建置,而我國也於2009年開始研議台灣碳標籤的機制,透過碳標籤政策,強化低碳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並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識,達成低碳經濟的永續消費與生產模式。

     

    草莓碳足跡盤點 原料階段碳排最高

    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呂秀英場長表示,台灣自2009年推動碳標籤制度以來,共有500多件產品取得碳標籤,但多集中於食品與製造業,農產品相對較少。苗栗農改場參與農業部「農產品碳足跡盤查計畫」,執行台一休閒農場草莓鮮果的碳盤查,記錄草莓從生產到廢棄回收的碳足跡排放量。
    看更多:開電動車一定環保?科學研究發現電動車造成的「輪胎污染」更嚴重

     

    盤點結果顯示,該農場生產的「400g塑膠手提盒草莓」總碳足跡排放量為1.1kg CO2e,其中原料階段占68.81%,是碳排放的最大來源,主要包括肥料、滴灌電力及種苗。

     

    輔導合理化施肥 導入節電灌溉系統

    為達成5年內碳足跡減量3%的目標,苗栗農改場將持續協助台一休閒農場導入專業技術團隊,輔導合理化施肥管理,提升肥料運用效率,並導入節電灌溉系統。這些措施不僅能夠減少碳排放,也有助於提升農場的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苗栗農改場指出,台一休閒農場鮮草莓取得碳標籤的突破,不僅擴大了碳標籤在農產品領域的應用,更能達成「綠色消費」的目標。未來,苗栗農改場將持續輔導農產品碳足跡盤查,鼓勵業者降低碳排並研發減碳技術,攜手邁向農產品永續減碳的行列。
    看更多:NASA祭出對抗「全球暖化」新招!科學家建議用冰粒子冷卻地球

     

    ◎ 圖片來源/苗栗農改場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苗栗農改場.環境部.呂秀英場長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