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不合群、溝通障礙就是自閉症嗎?自閉症會有攻擊行為?女生症狀更嚴重

  • 健康2﹒0 整理
  • 2024/07/04 17:00
  • 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通稱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常伴隨有智障、癲癇、過度活躍、退縮及鬧情緒等問題。

     

    自閉症跟亞斯伯格症一樣嗎?解析自閉症類群障礙

    現今的「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最新概念,其實包含過去幾種有著相同核心的自閉特質、但臨床表現略有不同(或是特質強弱不同),像是自閉症、亞斯伯格症、非典型自閉症等,也就是說,目前的醫學不再細分這些診斷名稱,而過去曾有上述診斷的人,現在都劃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範疇。

     

    自閉症症狀:臨床分為3類型

    自閉症是一群具嚴重社交、溝通、行為障礙之疾患。根據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5診斷標準,自閉症者在日常生活中有2大障礙,分為「社會溝通和社會性互動方面有質的缺陷」、「狹窄反覆固定的行為和興趣」。而自閉症的症狀通常在幼兒3歲前出現,但症狀可能不會完全顯現,直到環境或情境中的社交要求超出小朋友的能力,以下為3種臨床典型症狀:

     

    疏離型:

    主要的症狀為避免目光及身體的接觸、有語言及非語言的溝通障礙、對環境中的刺激有過高或過低的反應。

     

    被動型:

    對於社會性接觸可以被動的接受,但語言發展較為怪異,可能出現代名詞反轉、字詞重複、自造的字詞,常有許多語言或動作的刻板模式出現等等。

     

    主動但怪異型:

    會主動尋求社會性互動,但所使用的方法常是怪異而且是單方向。他們常會發生不尋常的先入為主或強烈被吸引的情況,例如:時刻表、飛機、火箭等,他人常常很難讓孩子暫時離開所堅持的事物,他們的語言是重複而且採取直譯式的方式。

     


    ▲自閉症症狀分為3大類型。

     

    自閉症併發症

    醫學研究已證實,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容易合併智能障礙、溝通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學習障礙、抽搐症、動作協調發展障礙症、癲癇、焦慮症、憂鬱症、強迫症、躁鬱症等。原因可能是產生自閉特質的大腦構造在神經生理上有其脆弱性,也有可能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所帶來的生活困擾,誘發焦慮和憂鬱等情緒反應。

     

    自閉症症狀會隨著年齡變化有不同的表現

    嬰兒期:

    1歲內較少有社會性微笑及參與活動,通常孩子會比較愛哭、對外界反應過度、與照顧者不親近,像是不玩躲貓貓或揮手再見,運動發展較慢。少部分病患有踮腳尖及規律性擺動身體的習慣動作。

     

    學齡前期(2~5歲):

    此時期的表現較沒有同理心,缺乏任何幻想和想像力的生活內容。後者會使病患以不適當的遊戲內容、刻板活動和自我刺激性行為(如:踮腳尖行走、旋轉、搖晃、拍手和手指來回擺動等)來表現。對所學到的語言少用、不用或說話無法成句、合併名詞反轉,並且堅持使用。

     

    學齡期(6~12歲):

    學齡期的病患會想要有朋友陪伴,但與人溝通的方式常是直接而不恰當的,幾乎沒有社會性和情感性的功能在其中。由於病患幾乎沒有情感表達,而且行為表現的過動、急躁,所以人際關係通常無法形成,但是自我刺激性行為則會比較減少。當病患隨著年齡成長,破壞性行為會較為頻繁的出現,包括自傷和攻擊性行為。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由於會發現自己的限制,偶爾有二次性的憂鬱傾向。另外,在自閉症兒童當中,約有20~30%的孩子有癲癇,80%智能不足。女性自閉兒的平均智能普遍較男性低,且症狀更嚴重。

     

    看更多
    自閉症/自閉症會遺傳嗎?男性易有自閉症 未來有望檢測胎兒大腦異常
    自閉症/擔心患者無法融入群體?照顧病患必學5技巧 避免成年無謀生能力
    自閉症/自閉症會好嗎?有沒有新療法治療自閉症?這時期介入療育最好
    自閉症/中醫如何治療自閉症?發育遲鈍與心肝腎腦有關 按摩耳垂1穴位改善症狀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中醫大附醫台中榮民總醫院衛生福利部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