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你的情緒冰箱

  • 健康2﹒0 整理
  • 2017/08/08 11:00
  • 小珍在金融機構服務,因為白天工作壓力大,不時會出現緊張、焦慮的狀況,又因為自我要求高,每個月的績效都要求前3名,並且自認為已累積多年職場的經驗,早就培養出高度的抗壓性。

    沒想到,交往多年的男友因業務過失遭到革職,小珍除了要安慰失業的男友,還得處理他欠下的債務。「現在失去的,不代表永遠失去。」「人生不是只有平順,我們要一同克服逆境。」小珍對男友苦口婆心的正面鼓勵,其實也是對自己的激勵,然而事情並不如她所想的,與男友攜手朝向共患難之路前進。

     

    她的男友始終無法振作,甚至在幾個月後和新結交的對象結婚。小珍開始吃不下、睡不著,情緒低落無法控制,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最後離開了曾經引以為豪的職場。這些正面思考的激勵話語,不僅沒有幫助到男友,反而讓小珍陷入無底深淵。

     

    正面思考不是自我催眠
    在這個不斷強調激勵與自我超越的時代,運用正面思考確實能帶來成長的動力。原本認為做不到的任務,竟然達成了;原本感到恐懼與痛苦的事物,一一克服了。正面思考就像是一劑強心針,化不可能為可能,使人攀上自我成長與超越的巔峰。

     

    但對一個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難關的人來說,表面的激勵話術,效果極其有限,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大的失落感。對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來說,每天對著鏡子稱讚自己,並不會讓他們變得快樂、有自信。坊間的激勵或心靈課程所教導的口號式激勵話術,正是反過來從情緒扭曲我們的思考和認知,結果往往流於自我催眠與安慰。

     

    一旦回到現實,看到另一半不夠體貼、小孩不乖等各種生活上的壓力,自尊心一點一滴被侵蝕,最後變成認為正面思考沒有用。想法正面並沒有錯,有問題的地方在於只知道一味地要求正面思考,而忽略了對現實狀況的理性評估。

     

    學習掌握負面情緒的重量
    正面思考不是萬靈丹;負面思考也不是魔鬼。根據我在診間多年的觀察,強調自己很努力的病人,往往將情緒發洩視為一種不好的習慣,認為這是「弱者」的反應,因而無法適時排解負面情緒,壓力持續累積的結果,導致憂鬱症等身心疾病。

     

    對某些人來說,想在他人面前表現「負面」「軟弱」的一面,反而需要更大的勇氣。正面思考是當我們審視困境與限制時,能保持樂觀的態度應對,正視現實環境,掌握自己能負荷的重量;而透過負面思考幫助我們找出改進空間,並適時地抒發情緒也同等重要。面臨困境時,有自信的人會利用正面思考,從中找出適合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因負面情緒的反應,影響對事物的解讀與判斷。

     

    人生的不順利也許是上天的考驗,但凡事皆有其極限。「你覺得快樂嗎?」我經常這麼問。真正的快樂應是發自內心,而不是通過大腦下達命令勉強自己,與其依賴短暫的激勵語言來支撐動力,不如從當下能做到的事開始做起吧!

     

    內容摘錄自《健康2.0》71期/8月號
    ◎ 撰文‧編輯/王家瑜  ◎ 美編/鳴島夕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  內容摘錄自/《解憂相談室:從情緒整理、轉化想法,找回自信與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