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會好嗎?症狀有哪些?如何預防?血癌原因、治療、存活率懶人包

  • 吳詠霓 整理
  • 2023/11/02 17:37
  • 白血病俗稱「血癌」,是指骨髓內早期造血細胞不正常過度增生,這會連帶抑制骨髓中正常細胞的成長,進而導致許多臨床症狀產生。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白血病在台灣地區癌症死亡率與發生率都在前10名內,小兒血癌更是造成最多兒童死亡的癌症。

     

    白血病的成因?

    白血病的成因複雜,有些致癌機轉的細節至今仍然不清楚,目前已知可能造成白血病的原因包括大量輻射線的曝露、曾經接受過化學或放射線治療、長期接觸化學物質如甲苯、先天性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症及病毒感染如第一型人類T淋巴球細胞性病毒(HTLV-I)有關。少部分的人會由良性的血液疾病轉變成白血病,但大部分病人都沒有以上的危險因子,屬於原發性白血病。

     

    白血病的種類與症狀

    白血病依照臨床病程進展的速度和癌細胞的成熟度,可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再依細胞的來源及型態特徵,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一般症狀急劇發生,會出現貧血、急性高燒及出血現象,約4成病人會出現多處皮膚的紫斑、點狀出血、牙齦出血、經血不止或拔牙後流血不止,而共通性及最早期的症狀是全身疲倦,相關臨床症狀也可能逐漸發作,如體力逐漸衰弱、臉色蒼白、間歇性發高燒、輕度出血傾向或反覆性細菌或黴菌感染。

     

    此外,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腺腫大或脾臟腫大,兒童則易有腿骨或胸骨的疼痛。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依病程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及芽球期3階段,慢性期除了周邊血液與骨髓的異常結果外,約有20%的患者沒有症狀,其他可能會有體重減輕、貧血、出血傾向與發燒的現象,疾病演變為加速期時,常見症狀為肝脾腫大、不正常白血球或血小板的增生,進入芽球期後,症狀與急性白血病相似。

     

    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

    初期症狀不明顯,甚至全無自覺不適感,但免疫功能明顯減退,部分患者會出現帶狀疱疹。另外,隨著病程進展,也會出現淋巴結與肝脾腫大;部分患者可能會因腹膜腔後淋巴結腫大,引起腸胃道與泌尿道阻塞;少數患者甚至出現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及血小板缺乏症。

     

    白血病常見的併發症

    白血病的併發症主要和化學藥物及細胞崩解作用或疾病本身有關,常見的併發症有3類:

     

    腫瘤崩解症候群

    由於腫瘤細胞快速被破壞,導致多種代謝性異常症候群,包括高尿酸血症、高磷酸血症、高鉀血症及低鈣血症。

     

    骨髓功能抑制

    骨髓功能若受到抑制,可能造成血小板過低症、貧血、嗜中性白血球過低且合併感染發燒,若嚴重感染甚至可能導致菌血症、休克。

     

    化學藥物副作用

    因化學藥物引起的心臟毒性、高血糖、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等合併症。

     

    誰是白血病的高危險群?

    白血病的原因多樣且複雜,醫界至今仍未有明確答案,不過根據多年研究分析,目前已知可能造成白血病的高危險因子包括:放射線的曝露、某些化學物質的接觸、先天性染色體異常、病毒感染以及有自體免疫疾病者。

     

    以好發年紀來看,4種類型白血病的族群不盡相同: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於成年人,約7580%的病人超過20歲,是台灣最常見的成人白血病。
    急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好發於10歲以下兒童,成年人約占20%左右。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好發年齡約為4060歲,男女罹病比例為1.621
    慢性淋巴球性白血病:好發於50歲以上中老年人,平均年齡約66歲。

     

    白血病能預防嗎?

    由於很難找到白血病的發病因素,因此白血病很難預防,只能盡量遠離目前已知的危險因子,可參考以下7種生活要點:

     

    1.避免接觸過多的X光等放射線,做好個人防護,孕婦和嬰幼兒避免接觸放射線。
    2.遠離甲苯等化學物質,做好職業防護和監測工作。
    3.慎用藥物,在用藥期間注意監測血液狀況。
    4.部分白血病好發於兒童,因此孕婦尤其須避免易誘發白血病的有害物質,房屋裝修應使用環保材料,且避免汽車內的有害物質。
    5.增強免疫力的飲食:常攝取牛奶、肉、豆製品及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果,可防癌變。
    6.培養運動習慣、保持規律生活、睡眠充足及避免勞累。
    7.戒菸。

     

    白血病如何治療?

    白血病通常會過血液常規檢查、周邊血液抹片,以及骨髓抽吸、穿刺及切片檢查,來幫助診斷確認。治療方式會依不同型態的白血病做出不同的應對,一般以化學治療(抗癌藥)為主,隨著醫學進步,新型抗癌藥包括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細胞治療等不斷推出,配合放射線治療、造血幹細胞移植及支持性療法等,白血病也不再被視為絕症。

     

    白血病會好嗎?預後與存活率

    小兒白血病治療的成功率很高,以急性白血病例,10年存活率可在7成以上,可以說是被治癒。成人的急性白血病的預後則較差,若有經過治療,5年以上存活率最長可到5成多;若不治療,僅能活存幾個月。

     

    而慢性白血病以淋巴球性的預後最好,可存活78年。慢性骨髓性的存活率則約35年,若不施行骨髓移植,恐轉為急性,無法長期存活。

     

    多數白血病患的死因是白血病復發、產生排斥現象,或是移植物對宿主的反應。然而,更多患者是死於治療中的合併症,如敗血症、致命性的顱內出血或腸胃道出血。

     

    ◎ 本文摘自/健康2.0醫學百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