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血糖不重要?小心爆血管出人命

  • 2018/01/18 13:42
  • 示意圖/TVBS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好發季節,一位四十多歲中年男性,突發心肌梗塞送急診,患者沒有相關病史,檢查卻發現血糖過高,早已產生動脈硬化,醫師提醒,飯後高血糖像海浪般衝擊大血管造成血管硬化,容易引爆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猝死。

     

    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杜思德指出,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頭號死因,約一半糖尿病人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因此減少5到10年壽命,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原本血糖控制不佳的病人,也有不少人像這位男性一樣毫無自覺,直到心臟病發作,才得知自己罹患糖尿病。

     

    糖尿病需要控制血糖,但測量血糖不能只是測量空腹血糖,國際糖尿病聯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所發表飯後血糖和糖尿病併發症的治療準則,明確指出飯後高血糖是大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即使糖尿病前期的人,飯後高血糖也已開始危害心血管。

     

    杜思德有病人空腹血糖100~125 mg/dL,還在糖尿病前期(葡萄糖耐受不良)的範圍,但患者葡萄糖耐受試驗血糖值卻超過250 mg/dL,已到達糖尿病標準,他提醒,空腹血糖值大於100 mg/dL,就要進一步檢測飯後血糖,及早發現糖尿病。

     

    杜思德解釋,飯後高血糖就像海浪持續衝擊血管,造成血管內皮細胞因葡萄糖毒性而受損,長期下來將使血管發炎、氧化壓力上升,血管收縮功能變差,動脈持續硬化,更容易發生心肌梗塞或中風,引發猝死危機。

     

    台灣糖尿病人5到7成都是飯後血糖偏高,更須積極治療飯後血糖,才能良好控制糖化血色素(最近3個月的血糖平均值),降低併發症風險。近年來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廣病友自己監測配對血糖,吃飯前量一次,飯後從吃第一口飯開始算起2小時再量一次,如果2次血糖值差距大於60以上,表示攝取過多碳水化合物,應調整飲食內容。

     

    杜思德表示,除了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也要注意飲食的順序,先吃蔬菜和蛋白質類,最後再吃澱粉類主食,細嚼慢嚥,以延緩飯後血糖上升的速度,避免血糖大幅波動。

     

    ◎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達志影像提供 

     

    相關文章

    喝「秋葵水」降血糖? 營養師說話了

    不怕高血糖 8招打贏控糖「心理戰」

    體驗原始生活法  糖尿病、高血壓不見了

    連續7天睡太少 當心你會得糖尿病

    熱的含糖飲料 讓你多喝5~10克的糖

    中年發福5公斤 糖尿病風險就多3成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