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秒讀完250本醫學書!「華生醫師」幫人類抗癌 能診斷13種癌症

  • 2018/12/05 16:55
  • 人工智慧(AI)當醫生,對幫助治療癌症患者有了大躍進!在2017年,台北醫學大學引進人工智慧「華生醫師」,這個超級助手幫醫師們省下時間做決策,而引進台灣一年半以來,華生發揮了強大功能,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醫療資訊執行長陳俊佑表示,人工智慧「華生」的功能愈來愈強,可以處理的癌症已從剛開始的7種,增加到13種,其中病患人數最多的是乳癌,大腸直腸癌次之,接著則是攝護腺癌和肺癌。

     

    示意圖/TVBS

     

    「華生醫師」的全名是IBM Watson for Oncology(簡稱WfO),由IBM和美國史隆凱特林紀念癌症中心合作開發,是一套醫療應用AI人工智慧的癌症治療輔助系統,而引進台灣一年半來,已經為將近700名癌症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目前在台灣只有台北醫學大學聘用華生,提供北醫體系使用。

     

    WfO專案總負責人陳俊佑醫師,日前在「新世代癌症治療AI大解密」論壇上,報告了華生最新的成果,陳俊佑表示,華生的功能愈來愈強,可以處理的癌症已從剛開始的7種增加到13種;而針對癌症病患,華生會給予醫師「最建議」、「可以考慮的建議」及「不建議」三種治療方案,但醫師不見得會照單全收。陳俊佑統計顯示,華生提出的「最建議」治療方案中,醫師最後採行的比率為26%,「可以考慮的建議」為31.6%,至於「不建議」這項,則有38%醫師不予考慮,仍依自己的臨床經驗及判斷決定給予病患治療。

     

    既使華生和醫師看法不一,陳俊佑認為這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兩者的學習曲線不一樣,加上對基因檢測的敏感度也不同,在所有個案中,華生要求其中的46%應做基因檢測,而醫師只要求其中的22%需要做基因檢測,相差近1倍,診斷當然會有些差異。不過他相信,只要醫師和華生相處久了,對於癌患的診斷意見就會漸趨一致。

     

    雖然華生不是真的醫師,但讀的書卻比人類醫師還要多!根據IBM指出,華生能在17秒內讀完250多本醫學書籍、300多種醫學期刊及1500多萬頁的論文研究資料,並在10分鐘內提出最佳治療、用藥建議及支持證據,讓醫師和患者可以據此討論出最適切的治療決策。

     

    ◎ 編輯/朱育嫻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復發率少一半!第三期肺癌新突破 「放化療+免疫治療」有機會根治

    莫名手痛就醫,竟是「寂靜的殺手」?3症狀恐是晚期癌

    食道癌難治療?質子治療新利器,讓腫瘤完全消失

    醫師教你防癌調理!對抗乳癌、卵巢癌 3大關鍵營養素是重點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