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病有可治癒的機會!名醫季匡華傳授量身訂作「治癌戰略」
面對癌症病人,我們通常先區分為:可治癒性的或是以延命及緩解症狀為主的兩類治療。當治癒是目標時,副作用可以要求大些;但以減緩症狀為目的時,副作用就必須很講究,不應該是治不好他的病,反而增加他更多的麻煩。
第一、二、三期的病,無論能否開刀,皆有機會治癒,如果不能開乾淨,要考慮先做低劑量放射化療,來縮小腫瘤以及產生些許免疫力,再開刀。如果完全不宜手術,仍然有可能只靠放射線或藥物達到治癒的目的,不可輕言放棄。
示意圖/TVBS
第一到3期癌已有治癒準則
目前癌症醫療準則幾乎已將所有第一到第三期的病患治癒方法訂出遵行準則了,有制度的醫院很少會有太不一樣的做法。
至於姑息性的療法,決定於根據什麼文獻證據、傳統效果及醫師經驗、副作用大小、費用多寡、個人身體狀態、癌的惡性度以及病患其主治醫師的見解與態度等等,就比較沒有治療準則。
過度積極強勢治療≠高治癒率≠高存活率
癌病專家季匡華指出,過度積極強勢的治療往往是反效果,並不等於高治癒率或高存活率。40 年前,腫瘤醫師治療癌症都是講求「徹底才有機會」,不論是手術、化療或是放療,現在回想起來都過當的治療了。
現在對癌病生物學愈來愈了解,各種標靶藥,低副作用的用藥或用法,低副作用的治療儀器、技術陸續發明出來。
治癌先確定病患風險
治療癌病要先確定病患風險,高風險的癌病,略為積極些,低風險的癌病,盡量保守些。尤其小兒癌的放療,非常講究副作用降低的精神;對老年人也必要用比較保守的治療方式。
這麼多年來,在醫界的努力下,已經有許多降低治療強度並不影響療效的臨床報告。相關的研究已有許多,包括︰
⑴ 手術後輔助性化療做幾次即可?
⑵ 放射劑量可以降低嗎?
⑶ 能否只做一種治療而不需要手術、放療、化療併用?
⑷ 具特殊的生物指標是否可以減量?
⑸ 節拍式的化療是否一樣好?
⑹ 能否用標靶藥取代化療?
⑺ 提早用免疫治療能否免掉化療?
⑻ 能否用內視鏡手術取代傳統手術?
⑼ 手術前放射治療能否接著開保守手術?
⑽ 能否降低手術大小以保留器官療法?
⑾ 精準醫學的基因檢測判斷是否可以免去化療或放療?
化療多合併2種藥物
雖然化療無可避免這些相關的副作用,有些會引起噁心,但化療不會引起疼痛,每種藥的副作用也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打完一輪化療,通常等正常細胞恢復再打下輪,連續幾輪後有效率(腫瘤縮小直徑超過30% 的比率)一般平均在40%到60% 之間,卻也是過去幾十年最重要的癌症治療方法之一。化療很少單藥物治療,多合併2到3 種藥物一起用。
放療有劑量上限
放療雖然是局部治療,但每個組織都有放療劑量的上限,被照射部分若超過組織承受的上限,會有不可恢復的副作用。例如皮下組織以及肌肉纖維化、血管狹窄、神經病變、脊髓病變等。所以放療醫師追求治療與副作用的空間大概都抓在五年內發生嚴重不可逆副作用要小於5%,否則寧可治不好,也不會再增加劑量。
治癌藥不是愈貴、愈新 就愈有效
在效果、副作用與生活品質間要求取一個平衡。小孩子、年輕人我們盡量追求治癒大的機會,即使是犧牲些副作用也可以接受。因為復發畢竟是最大的副作用!
不過醫師也不是神,已經盡力減量了,但個人的體質往往才是決定副作用的因素,在治療前只能參考文獻慣例用估量的,萬一有些過頭的副作用,下一次的治療再減量還來得及,也不至於耽誤病情。
有些迷思「愈貴的,可能愈無副作用,可能愈好」、「愈新的就愈好」其實並不正確,同樣的,免疫治療及標靶治療也沒有「愈大劑量就效果更好」這種說法。
◎本文摘自/《自己的癌症自己救》季匡華醫師著
◎記者/曾金月報導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