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在「這天」最好發!起床後5分鐘保命法 防心絞痛

  • 朱育嫻 整理
  • 2019/12/09 18:22
  • 心臟冠狀動脈疾病是心臟冠狀動脈產生粥狀硬化、痙攣或是形成血栓造成心臟細胞缺血的現象。而當冠狀動脈產生嚴重狹窄或粥狀硬化斑塊破裂時,就有可能造成冠狀動脈完全阻塞,造成大量心臟細胞缺血壞死,成為急性心肌梗塞。

     

    示意圖/TVBS

     

    根據流行病史的調查,對於急性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有以下的趨勢:

    1.一年內發作高峰以冬天最好發。

    2.一周中發作高峰以星期一最好發。

    3.一天發作,通常在起床後2~3小時內,高峰於上午6時至中午期間,另一高峰在傍晚時刻。

     

    在寒冷的冬天中,因心臟冠狀動脈疾病造成猝死的案例亦不時耳聞。低溫狀態下,周邊血管收縮會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使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會引起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化、血壓升高、血液黏稠度、凝血功能及低密度膽固醇(壞的膽固醇)上升等現象,讓心臟冠狀動脈疾病更容易發生。因此,在極度寒冷的日子,具有顯著冠狀動脈疾病危險因子的患者應注意保暖與避免外出,以減少急性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的風險。

    延伸閱讀:別讓心臟驟停!3個部位會痛恐是心臟病徵兆

     

    防心臟急性冠狀動脈疾病3重點

    對於冬季心臟急性冠狀動脈疾病的預防,除了一般危險因子的控制包括飲食控制、適當運動、控制體重及三高(血壓/血脂/血糖)、戒菸外;生活型態的調整也有助於冬季減少心臟冠狀血管疾病的發生:

     

    1.緩慢起床:早晨清醒後建議先養神5分鐘後再起床活動。因為清晨人體血管的反應能力較差,建議冬天時先在床上多躺一會兒再起床,避免發生心絞痛或心肌梗塞。

     

    2.生活規律,注意保暖:冬季早晚溫差較大,中老年人較不宜,因為清晨大幅度運動,神經興奮性突然增高,易誘發腦心血管疾病。最好等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及事先暖身;若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立即停止。外出活動時要注意手部、頭部、面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受寒易引起末梢血管收縮,容易發生供血不足及栓塞的可能。

     

    3.進補要適度:民眾素有冬令進補的習慣,運動量減少加上增加熱性食物和滋補藥酒,容易造成血壓血脂增高不穩定而發生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進補應適當就好,不宜過度。

    延伸閱讀:50歲醫師突心肌梗塞!撿回一命後:慶幸自己「昏迷前」做這件事

     

    寒冬泡湯也要注意!

    1.忌飽食或空腹時泡湯或洗澡:飯後立即洗澡,因血管擴張會使消化道血流較少,妨礙食物消化和吸收,引起腸胃不適;也容易使得心臟等部位供血不足,誘發心血管疾病。空腹則會造成低血糖,腦部供血不足,會導致暈厥。洗澡時間以飯後約 1 小時為宜。

     

    2.忌水溫過高:會讓全身皮膚血管明顯擴張,導致心臟缺血而缺氧。水溫過高會使血壓降低、心率加快,加重心血管系統負擔而引起休克及冠狀動脈疾病。

     

    3.溫差過於劇烈、過快:從溫度高突然來到溫度低的地方,若身上無適當保暖的衣物,會使血管受冷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對於冠狀動脈疾病好發族群及年紀大的人需做好相關保暖工作;如:洗完澡出來時,多披一條毛巾或使用電暖器,或在浴室裡提前換好衣服以減少急性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

     

    4.忌久泡:泡澡時間過長容易引起心臟缺血、缺氧。嚴重者,會致使冠狀動脈痙攣、血栓形成,甚至誘發心律不整而猝死。因此盆浴20分鐘為宜,淋浴3至5分鐘即可。

    延伸閱讀:避開泡湯兩大危險點 高血壓也可以享受熱水浴

     

    總之,在寒冷的冬季,除了相關危險因子的控制之外,多注意冬季生活習慣的調整將有助於預防減少急性心臟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進而享受一個溫馨健康的冬季。

     

    ◎ 本文摘自/高醫醫訊第35卷8期

    ◎ 撰文/高醫附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卓士傑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相關文章

    救自己一命!揪出心臟警訊你一定要知道的5項檢查

    預防心肌梗塞除了運動、減肥外 記得多補充這類維生素

    溫差大比低溫可怕!心肌梗塞、病毒都要命

    手掌特徵看出心臟警訊! 心臟不好要常按這個地方

     

    按這裡→加入健康2.0LINE  保健新知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