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害羞,沒有喝酒,但臉紅嗎?醫揭臉部泛紅5類型,紅癢刺痛好尷尬

  • 許寶仁 整理
  • 2022/06/22 11:32
  • 不是害羞、緊張或尷尬,也沒有喝酒,但時常臉部泛紅,成年人的臉紅未必可愛,反而時常帶來困擾。皮膚科醫師林政賢表示,臉紅是人體的一種反應,正常情況下,臉部微血管擴張,血流的增加就會讓臉變得紅通通的,除了害羞、尷尬、緊張的時候會臉紅,運動或是天氣太熱也會造成微血管擴張,但若是不正常的臉部泛紅,有些甚至會伴隨著一些膿皰、丘疹,也有可能會脫屑,以下幾個特殊情況也有可能會出現臉紅。

    看更多:凍齡!39歲王心凌童顏肌、59歲湯姆克魯斯男神肌,醫揭3大關鍵心法

     

    酒糟 容易因冷熱、酒精、辣食而發作

    「酒糟」是一種臉部容易發紅的皮膚病,常伴隨著微血管擴張,酒糟常同時包含持續性和間歇性的紅。間歇性的臉紅,是指一次要維持10分鐘,達3個月以上。酒糟好發於額頭、臉頰、下巴及鼻子的下半部位,容易因冷、熱、酒精、辣食、熱食等而惡化。

     

    另外,有一種「類固醇酒糟」,患者一開始可能因為臉部會癢,或有濕疹、或為了美白而擦了含類固醇的藥膏,擦了很快就止癢,但反覆發作的症狀使得患者長期使用含類固醇的藥膏,最後變成「類固醇依頼」,皮膚變得又紅、又腫、又薄,微血管擴張,演變成類固醇酒糟。

     

    脂漏性皮膚炎 好發在T 字部位、耳後、肚臍

    脂漏性皮膚炎是很常見的皮膚病,很多人有這個困擾,它好發在皮脂腺分泌比較旺盛的地方,例如 T 字部位,眉毛、眉間及鼻子兩側,還有頭皮。其他還有一些脂漏性皮膚炎好發的位置,比較不被注意到,像耳後、胸部正中央、上背部,還有肚臍,都是脂漏性皮膚炎好發的部位。

     

    脂漏性皮膚炎的產生原因,和皮屑芽孢菌及免疫反應有關,同時處理這兩個因素,效果才會好,也才能減少復發率。治療上,醫師會根據嚴重程度給予適當的口服藥或外用藥膏,再配合使用正確的保濕乳液,除可修復因長期發炎而受破壞的皮膚障壁,也可將皮屑芽孢菌控制在一定數量以下,大幅降低復發機率,也減少藥物的使用。

     

    異位性皮膚炎 避免長時間日曬或劇烈運動

    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確立。門診時常遇到患者要求抽血測過敏原,但目前並沒有單一的檢驗或抽血項目,可用來確定診斷異位性皮膚炎,診斷異位性皮膚炎主要是靠以下的臨床特徵:慢性、反覆性的皮膚炎;皮膚搔癢;典型的皮疹症狀分布,例如嬰幼兒期在四肢伸側及頭頸部,兒童期之後在屈側;家族中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雖然好發在小朋友,但仍有少部分成年後有異位性皮膚炎,這可能是從小時候開始到成年一直沒有痊癒,也可能是長大後才開始發作炎。臉部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多樣性表現中的其中一種,除了類固醇藥膏治療,選用適當的保濕乳液,才是減少復發的根本之道;以近日炎夏高溫來說,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日曬或劇烈運動,而溫暖、乾爽且溫差不太大的地方,對他們是比較有幫助的。

    看更多:腳底癢是香港腳還是濕疹?江坤俊3招分辨 擦錯藥膏當心更嚴重

     

    接觸性皮膚炎 紅、癢、浮腫是特徵

    接觸性皮膚炎一種非常常見的皮膚疾病,當病人接觸到特定物質而引起皮膚發炎時,都可以稱為接觸性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可分成2種類型:第1種是刺激性的皮膚炎,是由於慢性或急性刺激造成,例如長時間使用清潔劑、染劑或化學藥物等。第2種則是過敏性皮膚炎,由於病人的體質並接觸過敏原而引發皮膚炎,這類皮膚病的特色是紅、癢及浮腫。

     

    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則是因為用了會刺激皮膚的臉部用品而導致,最常見的就是洗面皂或洗面乳中的介面活性劑過強,對臉部造成刺激,特色是乾、脫屑及刺痛。雖然類固醇藥膏對接觸性皮膚炎會有短期效果,但如果沒有找到原因,就會不斷反覆發作。而且,對於刺激性接觸性皮膚炎來說,表皮障壁的修復,遠比藥物的使用更為重要。

     

    敏感肌 多半合併其他皮膚疾病

    時常感覺自己的臉很癢,有時候還會刺刺的,天氣熱的時候又容易發紅,請問我這是敏感肌嗎?其實敏感肌也是很講究的,經過皮膚科醫師的專業檢查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是合併了其他的皮膚疾病像是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是最常見的酒糟。

     

    林政賢醫師表示,臉紅雖然大多數時候不算什麼問題,但也不能小覷,畢竟當患者因為臉部泛紅而就醫時,必定是感到困擾不適,因此當醫師遇到臉紅的患者時,除了「皮膚過敏」的診斷,還會觀察更多皮膚病灶的細節,以及詳細的病史詢問,思考其他診斷的可能性,才能對症下藥。

    看更多:紫外線燈消毒3小時,車界網紅雙腿燙傷、雙眼睜不開!醫揭長期恐致癌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林政賢醫師
     

    →確診別怕!快來看健康2.0精心整理的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