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計程車竟昏迷、心跳停止!老婦患「高齡絕症」拒開刀 導管手術TAVI救回一命

  • 許佳惠 報導
  • 2022/08/11 15:07
  • 73歲的盧女士,4年前就醫發現主動脈瓣膜嚴重狹窄,但她因害怕開刀、一再逃避,最近突然急喘、上氣不接下氣,搭乘計程車就醫途中竟然就在車上昏迷、失去呼吸心跳。所幸最後經北榮醫療團隊緊急施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TAVI)」,把人搶救回來。醫師提醒,主動脈瓣膜狹窄是「高齡絕症」,有猝死風險,如果家中長輩出現胸悶、昏厥或氣喘吁吁等現象,應儘速就醫檢查。

    看更多:百歲人瑞心臟術後勇奪羽球冠軍!金氏世界記錄最年長選手 這手術適合老人

     

    主動脈瓣膜狹窄怕開刀 TAVI緊急搶救

    盧女士表示,4年前就覺得會喘、胸悶,一直有就醫服藥,雖然醫師建議手術,但她很怕鋸開胸骨,所以遲遲沒處理,事發當天因為不舒服,想到小診所打針,沒想到搭計程車去醫院路上就不行了;盧女士的先生也回憶,當時聽到太太唉叫一聲之後,就沒有呼吸,趕緊送到附近醫院急救,急診室醫師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並進行氣管插管,同時使用呼吸器維持生命。

     

    2天後盧女士轉診到臺北榮總,因為血壓低且心臟功能非常差,一般正常的心臟瓣膜開口約3~4平方公分,但盧女士的心臟瓣膜開口僅剩0.5平方公分,屬於嚴重狹窄,而且盧女士屬於高齡,傳統外科開胸手術死亡率很高,醫療團隊決定緊急施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TAVI)」,術後第2天盧女士就移除呼吸器自行呼吸,第6天心臟功能恢復正常,數天後已可行走,並且在一周後順利出院。

     

    高齡絕症沒治療 存活期不超過2年

    北榮心臟內科醫師陳嬰華表示,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也有增加的趨勢。超過75歲的老年人,約12%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問題,當主動脈瓣膜開口小於1平方公分,就稱為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75歲以上的老年人發生率約為4%,如果沒有即時接受治療,存活期可能不超2年,所以主動脈瓣膜狹窄也被形容為「高齡絕症」。

    看更多:「血壓愈正常,喘卻愈明顯」恐活不到2年!老婦「主動脈瓣膜狹窄」經導管換瓣膜 救命成功

                                               

    4成患者不適合傳統開胸手術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部實驗外科主任張效煌解釋,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退化疾病,因為年老、瓣膜鈣化後,開口閉合不良,從心臟壓縮出去的阻力變大,心臟要用更大的力氣收縮,久了會造成心肌肥厚與缺氧,症狀包括心絞痛、胸悶、喘不過氣等,甚至可能猝死。根據流行病學統計,主動脈瓣膜狹窄依嚴重程度會出現胸悶、暈眩及心衰竭等症狀,平均存活時間2~5年,這還不包含猝死的數據,而有30~40%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病人,因為年紀過大,或合併其他疾病,無法接受傳統外科開胸手術。

    看更多: 心臟衰竭不只老人會發生!出現5症狀要警覺 做好這件事幫助降低死亡率

     

    TAVI傷口僅0.5公分 不用插管和呼吸器

    陳嬰華說明,以往治療心臟瓣膜狹窄問題,只能用傳統的開胸換瓣膜,不過手術時間長達4、5個小時,且需鋸開胸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術中還要暫時讓心臟停止跳動,術後恢復期長達2~3個月;北榮在民國99年率先引進「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術」,102年更以局部麻醉進行手術,不必氣管插管使用呼吸器。

     

      ▲陳嬰華醫師解釋傳統手術與TAVI的差異。(北榮提供)

     

    張效煌則表示,TAVI手術是從鼠蹊部,開個約0.5公分大小的開口,在X光顯影設備導引下,將心導管從動脈導入到瓣膜狹窄位置,然後把新的支架瓣膜撐開後固定住,醫師在X光下可清楚看到新的瓣膜置放在舊有的瓣膜上,取代原來病變的瓣膜。

     

    北榮成功率99%高於世界平均值

    陳嬰華說,有13%的病人是經過心肺復甦術後才緊急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TAVI)」,這類病人原本被認為預後很差,但在手術後不到一周都有顯著進步,其中46%的病人在術後一周內,心臟功能恢復正常,心臟衰竭的症狀也獲得改善。近5年來,術後30天存活率更高達99%,比世界平均值97.5%還高。

     

    張效煌說,這項手術健保已有條件開放全額給付,只要透過事前審查,就能全額由健保給付。

     

    ◎ 圖片來源/北榮提供
    ◎ 諮詢專家/陳嬰華醫師.張效煌醫師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