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覆便祕又腹瀉?小心腸躁症上身!平時別吃這些食物 有3警訊症狀快就醫

  • 吳詠霓 整理
  • 2022/09/13 14:10
  • 很多人常聽到大腸激躁症(腸躁症),它是一種功能性異常的腸胃疾病,病況會反覆發作、慢性且持續,但目前還找不出確切病因,醫界認為情緒和壓力脫不了關係,也認為是誘發和惡化的因素,在年輕族群最常發生。應該如何治療?可以透過非藥物治療改善嗎?以下由醫師來解答。

     

    腸躁症有哪些症狀與成因?

    腸躁症是一個盛行率高,而且會造成生活品質受損、工作生產力下降的疾病。彰化秀傳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偉耀指出,腸躁症主要會造成反覆的腹痛、腹脹,有可能使排便習慣改變,導致便祕或是腹瀉,甚至是便祕、腹瀉混合交替。腹痛大多與排便相關,經常伴隨腹脹。

     

    大腸直腸外科診所院長陳威佑表示,腸躁症屬於功能性的腸道疾病,通常是反覆且慢性的,目前並無一個明確的機轉,可完整解釋腸躁症的發生,通常認為跟環境、情緒、心理壓力因素、飲食或本身體質有關,內臟過度敏感、腸道發炎感染後、腸道菌叢改變也都曾被研究指出是成因。

    看更多:改善便祕多喝水?這類人小心水喝多反出事 日常4招幫助排便更順暢

     

    哪些人是腸躁症的好發族群?

    在性別上,女性罹患腸躁症的情況多於男性。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王冠元表示,從臨床觀察發現,女性以便祕表現為多。

     

    在年齡上,腸躁症常發生在20至30歲成人,陳威佑指出,尤其50歲以下,社經地位相對比較高、比較繁忙的族群,都有可能罹患腸躁症。而年輕患者較多的原因,王冠元表示,也可能是因為老人家容易有其他疾病,反而忽略對生命比較沒有威脅的腸躁症。

     

    根據國外相關研究指出,大腸激躁症的發生率,占成年人口的10~15%左右,而國內研究發現,國人大腸激躁症的發生率,約占成年人口的5%~20%,與國外相近,整體看起來,亞洲國家與歐美國家都差不多。

    看更多:腸胃科名醫的腸道逆齡養生術!2招按摩對付便祕 6組飲食密碼讓腸胃更強壯

     

    腸躁症如何診斷及治療?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沈維真指出,只要在過去3個月裡反覆發生腹痛,每周至少一天,且合併與排便相關的疼痛,或是伴隨排便頻率改變、糞便外觀形態的改變,3種症狀符合其中2項,且沒有可以解釋症狀的結構問題或是生化異常發現,就可被診斷為大腸激躁症。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表示,腸躁症透過藥物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的控制,但不是所有病人都須用藥,還是要先經過醫生的評估。極少部分的患者會需要手術。

     

    台北榮總營養師吳柏珊指出,臨床上治療腸躁症,最主要就是減少腸道裡的低發酵的碳水化合物,使病患的腹脹、腹瀉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

     

    針對治療腸躁症的藥物,台北榮總內視鏡中心主任盧俊良補充說明,在美國甚至亞洲其它國家,最近這幾年來,至少出了10種以上新的藥物,這個藥物在台灣都沒有,可能因為這些藥物是新發展出來,價格又比較貴,而台灣的健保給付對於這類影響生活品質卻又不會影響生命的疾病,給付可能比較保守,所以造成現在臨床治療上,都只是用20、30年前的老藥。

     

    調整飲食改善腸躁症 避免吃這幾類食物

    除了藥物治療外,平時飲食也要注意。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名宗表示,應該減少攝取豆類,以及西瓜、蘋果、梨子等容易脹氣的水果;蘇打水、口香糖要避免,其它食品添加物、油炸食物也不建議食用。

     

    有乳糖不耐症的患者,不宜吃含有乳糖類食物,避免軟便及腹瀉惡化;腹脹的患者,宜避免易產氣的食物,像是扁豆類、洋蔥、十字花科的甘藍及包心菜等。

    看更多:腸躁症避開這些夏季水果!西瓜、水梨都不行 低腹敏飲食這樣做,8成患者可改善

     

    運動助舒緩腸躁症 有3警訊速就醫

    生活壓力是腸躁症惡化的一大原因,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謝名宗表示,除了透過藥物治療,也可以透過運動幫助舒緩。若患者僅有輕度或間歇性出現症狀,不影響生活品質,建議可從調整生活型態及飲食下手。

     

    醫師指出,腸躁症的預後大多良好,目前沒有證據顯示腸躁症患者未來發生惡性病變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若出現和平常不一樣的警訊症狀,像是發燒、解黑便血便、體重減輕,須立刻就醫進一步檢查治療,避免疾病惡化。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TVBS新聞

     

    疫後時代來臨,染疫怎麼辦?與疫共存怎麼防疫?快來看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