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食療就靠「秋梨膏」!中醫教你養生注意3重點 配合3穴位解秋燥
俗諺說「處暑至,暑氣止,秋意臨。」處暑也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表示到了這時候,暑氣就到此而止。中醫師指出,處暑時節人體易受暑濕之氣所困,應注重調節飲食,適量運動,並做好預防措施,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處暑節氣到 秋老虎來報到
中醫師鍾明君指出,二十四節氣有「三暑」節氣,處暑前的暑氣高過秋天涼意,讓人還未感覺到秋天的氣息,可一到處暑節氣,秋氣就開始慢慢地驅散暑氣,早晚會感覺到些許涼意,因此也常把處暑後的餘熱稱為「秋老虎」,這也是「秋老虎,毒如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的由來。
看更多:處暑防秋燥更要袪濕!初秋滋陰潤肺必吃5食材 中醫授簡單3原則輕鬆養生
處暑常見的身體症狀
鍾明君列出處暑時節常出現的身體症狀:
●暑熱症狀:如中暑、暑濕、暑風、暑閉等,常見症狀有頭痛、四肢乏力、口渴、暈眩等。
●腸胃不適:如腹瀉、腸胃炎等,因暑熱導致的食慾不振。
●皮膚搔癢:產生如熱疹、汗疹、皮膚炎等問題。
●呼吸道過敏:如夏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疾病:例如心絞痛、高血壓等,尤其在高溫、高濕度的環境中更易發作。
看更多:「處暑」秋老虎來了!「這些食物」防秋燥不安,敲大椎緩解乾眼症、皮膚癢
處暑養生保健有3重點
鍾明君提到,想在處暑時節養生保健需要注意3重點:
1.淡補為主
想在處暑進補,最好先以淡補為主,還要少辛多酸,既可以避免肺旺傷肝,又可以避免傷脾,能有效降低「秋燥」對人體的侵擾。建議多吃南瓜、山藥、綠豆、紅棗、百合、銀耳、沙參、鴨肉等滋陰潤燥的食品,少吃辛辣食物。
2.補充水分
處暑時也要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更好,多吃些養護脾胃的食物,比如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等,都是很好的養生食品,秋天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3.養心安神
夏秋交替的時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因此「養心」是處暑時節的養生重點。處暑時節要神志安寧,情緒穩定,切忌情緒大起大落,平常可多聽音樂、打太極等安神定志的活動。
看更多:「處暑」秋老虎猖狂小心熱燥!禁忌、養生方式一次看 5生肖健康亮紅燈
養生食療讓「秋梨膏」來幫忙
鍾明君表示,處暑是夏秋交替之時,也是呼吸道過敏好發的季節,這時可多用秋梨膏,來幫助自己潤肺止咳:
材料:百合30克、羅漢果(敲碎)30克、生薑(切絲) 18克、大棗(去籽)18克、雪梨1500克、蜂蜜適量。
做法:
1.梨洗淨去皮,切塊去核,打成梨汁,把生薑、大棗和百合一起放入機器內打成泥。
2.將打好的泥放入鍋內, 羅漢果掰成小塊放入鍋內,將梨汁倒入鍋內,大火煮開轉小火煮半小時,中途需不時攪拌,稍放涼後用過濾網濾出梨汁。
3.將濾出的梨汁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熬到湯汁冒泡時需不停攪拌,待湯汁濃稠即可關火。
4.把熬好的膏倒入碗中,調入適量蜂蜜,攪拌均勻即成。
處暑養生多按摩3穴道
鍾明君建議民眾,想在處暑養生還可以多按摩3穴位:
●陽谿穴:位在腕背橫紋橈側,大拇指向上翹起時,當拇短伸肌腱與拇長伸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可清熱利咽。
●崑崙穴:位於足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可利腰腿,舒筋,清頭目。
●角孫穴:位於頭顳部,將耳部前折時,耳尖正上方入髮際處,可清利頭目,通利耳竅。
◎ 圖片來源/健康2.0資料照.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扶原中醫診所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