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後好不了!長新冠症狀遍及全身 醫師、營養師教戰「這樣吃」遠離後遺症

  • 吳詠霓 整理
  • 2022/06/24 19:15
  • 確診新冠肺炎後,最讓人擔心的就是會有「長新冠」後遺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10月統計,大約有10到20%的確診者在康復後,會出現長新冠症狀。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與營養師宋明樺主持的網路節目《明欣醫聊事》,帶大家認識長新冠,以及怎麼吃能幫助遠離後遺症。

     

    陳欣湄表示,長新冠症狀會出現在全身,體內的重大器官都可能受到影響,範圍擴及頭部、心臟、肺部、腎臟、腸胃道、皮膚,甚至是生殖器官等。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道症狀(如:容易胸悶、喘)、異常疲倦、腦霧(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等)。

    看更多:染疫康復一個月仍咳嗽怎麼辦?快求助「新冠康復者整合門診」!易喘、疲倦感、丘疹當心長新冠後遺症

     

     

    國外專家學者多方推測長新冠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導致正常生理改變、病毒還潛伏在體內,或是身體對抗病毒導致免疫失衡(免疫力太低太高都不好)等,目前還未有確切的答案。

     

    陳欣湄建議大家可以當參考上述原因,檢測自己是否可能有長新冠症狀,讓身體的免疫力達平衡、血液循環順暢,或許可以降低罹患長新冠的風險。

     

    遠離長新冠怎麼吃?

    不論是否確診,對抗病毒都是很重要的,想遠離新冠肺炎及長新冠後遺症,飲食上該怎麼攝取?陳欣湄推薦地中海飲食,並整理5大重點:

     

    1.雜糧類:富含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緩解發炎、修復神經、提神;非雜糧類(如白飯、麵包、麵條)盡量少吃,因為B群在加工過程容易流失。

    2.植物性油脂:相對動物油,植物油可以減少發炎,可使用橄欖油、苦茶油取代奶油、豬油等。

    3.大量蔬果:富含微量營養素、植化素,有助抗發炎、降低中、重症風險。

    4.海鮮類:取代較容易導致發炎的紅肉;另外不少魚類富含DHA,對維護腦部很重要。

    5.乳製品:建議喝鮮奶,而非調味乳、保久乳。

    看更多:食譜/地中海鮮蝦雜糧燴飯-富含微量元素補腎、護腦修復神經 幫助提升注意力

     

    宋明樺說明,所謂「植化素」是指植物裡免疫系統成分,種類非常多元,透過嗅覺、視覺、味覺都可以分辨植化素,比如看顏色、聞味道,如大蒜、芹菜味等。歐洲有研究發現,吃植物性食物的人,在確診後轉中、重症率降低73%,多吃魚少吃肉的人(海鮮素),則降低95%。

     

    宋明樺也分享了當季5大顏色的代表蔬果:

    黃色:南瓜、玉米、地瓜、黃豆、香蕉、木瓜、鳳梨、芒果。

    綠色:蘆筍、空心菜、芹菜、地瓜葉、九層塔、韭菜、青蔥、四季豆、青椒、芭樂、綠茶、奇異果、哈蜜瓜。

    紅色:紅甜椒、甜菜根、番茄、紅蘿蔔、紅辣椒、蔓越莓、蘋果、西瓜、紅火龍果。

    白色:白花椰菜、高麗菜、白蘿蔔、洋蔥、杏鮑菇、山藥、杏仁、水梨、火龍果。

    紫色:海藻類、黑木耳、香菇、黑豆、芝麻、茄子、葡萄、藍莓、黑棗。

     

     

    宋明樺指出,不同顏色的蔬果所含植化素不同,比如紅色蔬果有茄紅素,白色蔬果如高麗菜,有槲皮素、硫化素;紫色或黑色蔬果則有花青素。許多研究顯示,植化素在身體保護力及抗發炎,或是對於健康維持,都扮演重要角色。

     

    不過陳欣湄也提醒,要遠離新冠肺炎,最好的方法還是做好自身保養、顧好身體平衡,並且勤洗手、戴口罩,就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

    看更多:染疫康復後胃食道逆流大增!多吃這2種、少吃這4類食物有助恢復

     

    《健康2.0》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加強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並依指示配戴口罩儘速就醫,同時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及時診斷及通報。

     

    ◎ 諮詢專家/陳欣湄醫師‧宋明樺營養師

     

    →確診別怕!快來看健康2.0精心整理的防疫懶人包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