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害骨折風險增!醫揭4大常見骨折部位 這類型失能、死亡率高

  • 許寶仁 報導
  • 2024/11/05 14:26
  • 國人鈣攝取量普遍不足,50歲以上女性1/10骨質疏鬆!骨質疏鬆將造成骨折風險大增,骨科醫師指出骨鬆患者常見的4種骨折類型,包括手腕、髖部、脊椎和肩部骨折,其中以髖部和脊椎骨折不僅會導致行動不便,甚至增加失能和死亡風險。

     

    50歲以上女性1/10骨質疏鬆

    根據國健署調查,1964歲國人每日鈣攝取量不足,僅達到成人每日建議鈣攝取量則為1000毫克的一半左右,50歲以上停經女性骨質加速流失,甚至每10人就有1人骨質疏鬆,小小的意外碰撞就可能導致骨折。台中光田醫院骨科醫師嚴可倫分析骨鬆患者常見發生骨折的4部位,從手腕、脊椎、髖部到肩部,都是臨床上常見的案例,而且在年紀上具有次序性。

    看更多:骨質疏鬆難覺察!跌倒骨折才知嚴重 醫「1天接4起」 3到5個月才會好

     

    手腕骨折:多發生在初老階段

    嚴可倫醫師表示,骨鬆患者在5060歲的初老階段最容易發生手腕骨折。這年紀的肢體反應還算靈敏,一旦跌倒會下意識用手支撐地面,導致手腕承受巨大壓力而骨折。

     

    上臂、肩部骨折:復原時間較長

    肩部骨折包含上臂到肩膀的部位,發生原因大多與手腕骨折類似。嚴可倫醫師指出,由於跌倒時撞擊力量會傳導到肩膀,上臂骨折往往會比較嚴重,甚至造成粉碎性骨折,需要較長的復原時間。

     

    脊椎壓迫性骨折:最常見但容易被忽略

    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質疏鬆患者最常見、但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骨折類型,通常患者在6070歲間就逐漸發展,脊椎壓迫性骨折一般沒有明顯症狀,所以稱為「無聲殺手」,然而只要輕微的撞擊、彎腰、提重物,甚至只是咳嗽或打噴嚏,就可能造成脊椎骨塌陷,而引發骨折。

     

    脊椎壓迫性骨折常讓長者痛得哇哇大叫,更不想下床活動,惡性循環的結果,導致身高縮短、背部駝曲以及持續背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看更多:骨質疏鬆缺鈣嗎?醫授補鈣4招 別與高纖食物同吃 這時間補鈣效果最好

     

    髖部骨折:影響行動能力、死亡風險高

    髖部骨折是骨質疏鬆患者最嚴重的骨折,多發生在70歲以上,甚至更高齡的老年人身上。嚴可倫醫師指出,髖部骨折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康復過程漫長,對患者行動能力影響很大。年長者可能因此長期臥床、失能,進而增加死亡風險。

     

    據統計,髖部骨折後一年的粗死亡率約20%,而在骨折恢復前,有高達8成的患者無法自已行走或更衣等自我生活照顧,後續的照顧負擔相當可觀。因此如果能早期篩檢早期治療,能幫助自己擁有良好的晚年生活品質。

    看更多:大骨湯能補鈣?鈣含量不如黑芝麻和豆乾!常見高鈣食物快收下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嚴可倫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